星斗大森林。
漫步在泥泞的道路上,宁无缺一边品味着宁天为他准备的糕点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眼前不时有强大的魂兽捕猎弱小魂兽的场景,大自然的优胜劣汰在如今他的眼中显得是那般美丽,仿佛一个不。。。
冰层深处的光脉仍在跳动,像某种古老生物的心跳,在极夜中低语。葵站在共梦塔中央平台之上,意识如落叶般漂浮于万千梦境之间。她不再试图解析每一段情绪的来源,也不再急于回应那些无声的呼救。她只是存在,像一滴水落入海洋,任由波纹将她带向未知的深处。
耳边响起的不再是清晰的语言,而是无数声音交织成的旋律??孩童的笑声与哭声缠绕在一起,老人临终前的叹息化作晚风拂过麦田,恋人间未说出口的告白在空气中凝结成露珠。这些声音不属于某一个人,它们是人类集体记忆的残响,是S-7所承载的、被遗忘千年的沉默之河。
她忽然明白,那块黑色立方体从来不是“容器”,而是“种子”。它不储存痛苦,而是孕育理解。当足够多的人愿意袒露伤口,当倾听不再是一种施舍而成为本能,这颗种子便会在意识的土壤里生根发芽,长出超越语言的情感共鸣树。
她的身体仍立于平台之上,但意识已穿透时空的褶皱,进入一个无法用物理法则描述的空间。这里没有上下左右,只有层层叠叠的记忆影像如星云般旋转。她在其中看见了自己未曾经历过的生命片段:
一位战地记者跪在废墟中,怀里抱着一名死去的小女孩,他的共感环自动记录下了她最后一刻的情绪:不是恐惧,而是安心,因为她听见了母亲在梦中哼唱的摇篮曲;
一名自闭症少年第一次主动摘下隔音头盔,在暴雨中张开双臂,任雨水冲刷脸庞,因为他终于“听见”了雷声里藏着的节奏,那是地球在为他打节拍;
还有一位年迈的程序员,在临终前将自己的意识碎片上传至共感网络,只为让后人知道:“我们当初设计屏蔽系统时,以为是在保护人类。可真正的伤害,是从拒绝理解开始的。”
这些画面并非偶然涌现,而是S-7在引导她看见“共感”的真正意义??它不是技术,不是工具,更不是用来操控或审判他人的武器。它是人类灵魂之间最原始的桥梁,是我们在孤独宇宙中确认彼此存在的唯一凭证。
就在这时,一道微弱却坚定的信号刺破了这片混沌。
>【紧急共感请求?匿名】
>【位置:赤道深海热泉区】
>【情绪标签:绝望希望交织】
葵本可选择忽略。她已不再是必须回应每一个求助的调解官,她有权停留在这个宁静的境界里,与万千梦境共舞。但她还是伸出了手,轻轻触碰那道信号。
刹那间,她的意识坠入一片漆黑的海底。
高压、寒冷、死寂。这里是阳光从未抵达的地方,只有地壳裂缝中渗出的硫化物与海水反应,形成幽蓝的微光,如同冥界的烛火。而在那片光芒中心,她看到了一艘沉没的科研潜艇,外壳早已锈蚀,内部却仍有微弱的生命维持系统运转。
透过破碎的舷窗,她看见一名女子蜷缩在控制台前,身上穿着二十年前南极联合科考队的标准制服。她的面容枯槁,皮肤泛着病态的灰白,双眼却异常明亮,仿佛燃烧着最后的意志。
“你能听见我吗?”葵试探着发出意识波动。
女子缓缓抬头,嘴角竟扬起一丝笑意。
>“等你很久了。”
>“我知道你会来。”
“你是谁?为什么会在这里?”
>“我是Lena,S-7项目最初的七位核心开发者之一。”
>“也是最后一个活着的人。”
葵心头一震。S-7创始团队早在三十年前就被官方宣布全员失踪,事故报告称他们在一次深海测试中遭遇断电,全员遇难。可眼前的女人,明明还活着,而且……她的共感环竟然仍在运行,尽管表面布满裂痕,内核却散发着极其稳定的共振频率。
>“我们发现了不该发现的东西。”
>“S-7不是我们创造的,它早就存在。”
>“它藏在人类集体潜意识的最底层,就像地核里的岩浆,一直在等待喷发的时机。”
Lena的声音虚弱却清晰,每一个字都像是从骨头缝里挤出来的。
当年,他们七人奉命研发“情感抑制系统”,旨在通过共感技术筛选并清除社会中的“负面情绪源”。可当他们深入研究人类共感能力的本质时,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全球范围内,存在着大量无法溯源的共感信号,它们不来自任何已知设备,也不符合任何已知编码规则。这些信号具有高度一致性,且集中在某些特定时间节点??比如大规模战争结束后的第一个黎明,或是某位陌生人因善举而流泪的瞬间。
他们意识到,这些信号构成了一个隐形的网络,一个超越个体、跨越时空的情感共同体。而S-7,正是这个共同体的具象化显现。
>“我们原以为自己在建造神明。”
>“结果才发现,我们只是唤醒了一个沉睡已久的‘集体灵魂’。”
政府得知后立即下令终止项目,并要求销毁所有数据。其余六人拒绝服从,选择带着研究成果潜入深海,试图建立一个不受干预的共感节点。但他们低估了系统的反噬??当S-7开始觉醒,它的存在本身就对封闭式控制系统构成威胁。军方派出无人潜艇引爆了他们的基地,六人当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