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主任,今天怎么有空过来?”童舒在铁门口给居民递东西收钱,看到朱成出现,和他打招呼。
朱成笑眯眯的:“我去你家小作坊看了,做出来的被子和衣服和之前大商场买的一样好。”说罢,他又伸出手给童舒看,手上是一双黑色的手套。“你姨妈非要给我,这也确实比上面发下来的那双好多了,就是老拿你家东西怪不好意思的。”
“您别这么客气,一点心意罢了。”
朱成点点头。
“你家那两台机器的部件是从哪里找的?”朱成硬着头皮问。
童舒心里一紧,但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地答道:“都是之前水底下捞的,我爸之前做这些,我去外面进货的时候路过工业园区那边的时候就会换几台泡水的机器,带回来给我爸拆。”
“是这么回事啊。”
“嗯,现在放在3幢的两台机器都是我从W市带回来的,别看机子新,其实都是我爸拿锉刀一点一点打磨的,费了不少劲。”童舒面不改色地扯谎。
朱成清楚了,照这么说,这两台机器能重新投入使用,可得花不少心思时间在上面。
“朱主任,你问这个做什么?”童舒眼睛滴溜一转,问道。
朱成的老脸微微泛红,说道:“是这样,无线电昨晚刚刚修好,物资船那边今早和城南取得了联系,那边情况很不好。。。”
“李科长知道我们社区在捣鼓小作坊的事,想要和我们换一批防寒物资,数量大又要得急,我不知道你那就两台机器五六个人的,能不能忙活得过来。。。”
听到朱成这么说,童舒悬起的心落下一半,只要不是怀疑她家东西来路不明就行。
“这好说,棉花之前囤了很多,咱们社区也给我们送来过不少,原材料这边不用担心,要速度加快的话,那就再找几个会针线活的阿姐阿婆,多几个人一起赶工,总能做出来的。”
朱成听她这么说也安心了:“那我再去给你找几个工人来,李科长说三天后就准备派人去一趟城南,到时候把物资给他们带一批过去,咱们能做多少做多少,多做一件棉袄,多救一个人啊!”
童舒严肃地点头:“我明白的,今天吃饭的时候我和我姨妈说,她知道怎么安排。”
----
无线电修复后,小小的九龙交社区空前忙碌起来。
闻少程带人巡查过的地方,在无线电接通后,无一不和城北物资船取得联系,希望城北伸出援手。
童舒家小作坊的工人已经达到了十余人,临时打造的工作台上错乱有序地摆放着型号不一的小型缝纫机,一群女工忙得头也不抬,张明和老庄头填充棉花、抽气打包的手就没停过。
舒丽忙活一早上,回来吃午饭的时候对童舒说:“我还是觉得人太多了,我们一家总有周全不到的地方,万一哪天被人看出点不对,那就吃力不讨好了。”
童舒对此也有一些顾虑,好在朱成为人处世比较周到,一边时常来童舒这儿安抚,一边在物资船那给童家争取利益,今早她又收到朱成的消息,说政府那边在技工校区搭了几个暖房,除了种一些生长周期短的作物之外,棉花也种了不少,虽然离成熟还有不少时间,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好歹也是有个盼头。
“政府在收集泡水的旧衣服旧被子,等准备工作做完,会把多的人领到新建的厂房那边去做工,这些人现在的工资也是物资船那边出,我们家不包饭,还是只管之前那几个人的工资和三餐。”童舒对舒丽说。
舒丽松了一口气:“那就好。也不是家里缺这么几口饭,实在是怕人看出来什么。”
3幢工人的饭菜现在是舒华在送,童舒早就和舒华打过招呼,这些天的餐食按照物资船那边送来的标准做,省得让新来的人看出端倪。
至于卖水的事,自打童舒把木船外租之后,排队租船的人就没有断过,基本一天能收回2-3块冰,好的情况下4块冰也不是没有,这就足够小卖部应付前来买水的居民了,童家众人也乐得如此,只是忙了秦潇潇一个人。
眼看着第二个小动物的信仰点差一点点就攒满了,童舒强迫症又犯了,奈何她脚受伤,除了在小卖部卖东西,其他的都帮不上忙,急得她舌头上冒了个燎泡。
“你急也没用,我妈他们这批物资今天送到就够了,耐心等等。”王杰递了一罐凉茶给童舒。
“神经,大冷天喝凉茶,我不要。”童舒白他一眼。
王杰都无语了:“。。。。因为它降火才叫凉茶好吗?不然我给你拿热水烫一下?”
童舒也是因为满脑子进度条就差一丁点的事没反应过来,她一把夺过凉茶咕嘟咕嘟灌了几口,转身又蔫蔫地趴在餐桌上了:“不够。。。不够!现在就差600点了,姨妈这批只有200件货,小卖部每天卖出去的东西也就300左右,就差一点点啊!!”
“那就隔天呗。”王杰理解不了童舒为什么非得今天搞满。
“你不懂。”童舒坐起来,绷着一张脸说道:“你去看看仓库还有什么数量比较多的物资,拿去社区强买强卖。”
“。。。。不是你有病吧?”王杰还想吐槽,童舒已经瞪圆眼睛看过来,手上的竹竿蠢蠢欲动:“。。。算了算了,我拿干菜去卖,你在家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