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人在魔卡,策反知世 > 第223章 艾利欧这波千里送神通真是个大好人啊神通 大小如意(第2页)

第223章 艾利欧这波千里送神通真是个大好人啊神通 大小如意(第2页)

>“她说她记得教室最后一课讲的是《小王子》,可没人相信她。因为她当时根本不在现场。”

小樱认得这种纸??是南极档案馆专用的手工记录本。她立刻拨通了一个号码。

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

“是我。”她说,“你看到了吗?”

对面传来沙哑的男声:“第三个人醒了。瑞士的修女,梦见自己死于1987年的核泄漏事故,可她今年才四十五岁。她说她记得每一个遇难者的名字,包括两个未出生的胎儿。”

“第四个呢?”

“巴西的渔夫,凌晨三点突然开始用古希腊语吟诵荷马史诗。他说有个女人站在海面上对他说话,穿着白大褂,头发很长,说了一句‘谢谢你记得潮汐’。”

小樱闭上眼。

这些不是病例,也不是幻觉。

是梦桥链的新节点正在自发形成。

它不再依赖特定人物或仪式,而是像种子一样,随风飘散,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生根发芽。每一个“记得”的人,都是它的枝干;每一段被重新讲述的记忆,都是它的叶片。

当晚,千穗做了第二场梦。

她站在一片巨大的图书馆中,书架高耸入云,望不到尽头。每一本书都是空白的,封面却刻着名字:**李婉清**、**阿卜杜勒?马利克**、**索菲娅?科瓦列夫斯卡娅(二号)**、**陈默**……

她随手抽出一本,翻开。

纸上依旧空白。

但她听见了声音。

一个女人在读日记,说的是中文,带着南方口音:“今天孩子发烧了,我没钱买药。护士说可以免费治疗,只要签个同意书。我签了。他们把我带进地下室,说我儿子会被治好,但我不能再记得他……醒来后,我真的忘了。可每年春天,我都会梦见一个穿红鞋的小男孩站在樱花树下喊妈妈……”

千穗的眼泪掉了下来。

她继续往前走,发现图书馆中央有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支熟悉的钢笔??正是林留给小樱的那一支。笔尖悬空,自行书写,墨水泛着微光:

>“记忆不是遗产,是债务。我们欠那些沉默者一个回音。”

她伸手想碰,却被一股力量推开。

醒来时,天还没亮。

她没叫小樱,而是自己披上外套,走到阳台。城市还在沉睡,路灯昏黄,街道空旷。她仰头望着星空,忽然轻声说:“我知道你们都在。”

风起了。

一片树叶打着旋儿落在她脚边,叶脉间隐约浮现一行字:

>“我们也知道你在。”

第二天,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

七十二小时内,全球共有二百一十九人报告出现“非自身记忆植入”症状。他们年龄不同、国籍各异,却都描述了相似的画面:焚书的庭院、戴面具的医生、孩子们排着队走进白色房间、墙上挂着一块钟,永远停在三点十七分……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人中有三分之一原本患有严重失忆症或创伤后应激障碍,按理说根本不具备完整记忆能力。但他们现在不仅能清晰回忆起陌生场景,还能准确说出某些已注销的科研机构编号、绝迹语言的词汇,甚至绘制出梦桥链初代架构图。

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此现象命名为“集体记忆溢出事件”,并建议设立“记忆观察局”进行监测。

但小樱知道,这一切无法被管理。

就像你不能给风划边界,也不能命令河流停止奔涌。

一周后,千穗在学校美术课上晕倒。

老师急忙送她去医院,检查结果却一切正常。脑电图显示她的神经活动频率与普通人无异,可主治医师悄悄告诉小樱:“她大脑里有些区域……活跃得不像人类能做到的程度。像是同时运行着上千个梦境。”

当天夜里,千穗再次睁开银白色的眼瞳。

她走到客厅,拿起蜡笔,在墙上画了一幅巨大的图景:无数条红线交织成网,连接着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的人。每根线的末端都有一个小点,代表一个人。有些点明亮如星,有些则微弱欲灭。而在网络正中央,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双手张开,像是在维系平衡。

“她在维持链接。”千穗喃喃道,“知世改造的协议还在运行。每当有人快要彻底遗忘时,系统就会借我的意识发出提醒??哪怕只是一个梦、一句呓语、一阵莫名的心痛。”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