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你说‘深儿,别怕黑’……
>正是因为记得,我才不怕黑。”
歌声落下,教室里已有孩子抽泣。小禾趴在桌上,肩膀微微颤抖。
夏深没有安慰她,只是轻轻说:“你可以哭出来。这里没人会笑话你。而且……说不定,你妈妈正在某个频率上听着呢。”
当天夜里,林骁发来紧急通讯。
“夏深,出事了。‘母语计划’东南亚分部报告异常??过去48小时,超过两万名用户在接入‘释怀频道’后,集体表现出‘情感冻结’症状:面部肌肉松弛,语言功能退化,但自称‘内心平静’。监控显示,他们睡前最后播放的音频,是一首名为《晚风轻抚》的轻音乐。”
夏深瞳孔一缩:“那不是我们的曲库。”
“不是。”林骁声音紧绷,“是匿名上传的,作者署名‘Echo_One’。旋律结构与《唤醒旋律》同源,但情绪导向完全相反??它不制造痛苦,而是抹除悲伤。听起来像疗愈音乐,实则是**情感剥离剂**。”
“又是‘沉眠者’的变种。”夏深冷笑,“这次它们不骗人放手,而是直接帮人‘治愈’悲伤??把思念变成无菌的标本,封存在大脑皮层最冷的角落。”
“更糟的是,”林骁压低声音,“这首曲子已经通过儿童睡眠APP渗透进三千多个家庭。有些孩子开始说‘我不记得妈妈长什么样了,但我觉得没关系’。”
夏深猛地站起。
他知道,对方在复制他的策略??用一首歌,重塑千万人的情感认知。区别在于,他教人直面痛苦,而他们,教人彻底麻木。
“我要发布反击曲。”他说。
“你疯了?现在全球监管机构都在盯着你!上次‘不要笑挑战’虽然净化了‘众声之碑’,但也引发伦理争议??有人指控你操纵公众情绪!”
“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操纵。”夏深眼神锐利,“我要做一场反向直播??#不准停挑战。”
“什么?”
“规则很简单:接下来24小时,我会连续发布三首新歌。听众必须全程保持清醒,不允许入睡,不允许转移注意力,更不允许说自己‘已经放下了’。每当我唱完一首,他们要立刻写下最不愿面对的记忆,并朗读一遍。”
林骁倒吸一口冷气:“这等于强行唤醒创伤!你会被骂成刽子手!”
“那就骂吧。”夏深打开录音设备,“总比让他们在虚假的平静里慢慢死去好。”
当晚十点,#不准停挑战全球上线。
夏深坐在青海湖畔的临时帐篷里,身后是《无声纪念馆》的剪影。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面前摆着三样东西:一台老式卡带机,一把铜铃,还有一张泛黄的照片??是他五岁生日那天,父母抱着他在院子里放风筝。
第一首歌,名叫《烧信》。
他不用吉他,只用口琴和手掌拍打膝盖打出节奏。旋律阴郁而执拗,像一个人在深夜焚烧旧物时的低语。
>“我把你的照片放进火盆,
>火苗窜起来的时候,我后悔了。
>我伸手去抢,烫伤了掌心,
>可还是晚了。
>
>现在我摸着伤疤想:
>如果记忆也能烧掉,
>为什么我的心,
>还在替你活着?”
他唱完,对着镜头说:“现在,请你们拿出一张旧照片,或一封没寄出的信。点燃它,或者撕碎它。但在这之前,大声念出你最恨自己没说的话。”
弹幕疯狂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