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从小范围开始。”米拉取出共情树赠予的螺旋叶印记,轻轻按在胸口,“先由我们三个,加上心语号上的十二名船员。如果成功,再逐步扩大。”
仪式在深夜启动。
十三人围坐于飞船核心舱,手牵手,闭目凝神。米拉作为引导者,率先开口,声音轻柔却坚定:
“小满,我是米拉。我不知道你经历了什么,但我相信你从未放弃诉说。今天,我不求你回应,只请你允许我们……替你说。”
接着是佐藤:“我一直以为科技能解决一切。可直到遇见你留下的痕迹,我才明白,有些痛,只能被听见,不能被修复。”
艾琳的声音带着哽咽:“你不是实验品,你是第一个勇敢到愿意被世界伤害也要表达的孩子。我们欠你一句迟到的‘对不起’。”
一人接一人,话语如溪流汇成江河。当最后一句“我们在这里”落下时,忆心结晶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辉,与寂境之心同步脉动,形成一道贯穿天地的情感桥梁。
深海之中,青铜耳雕塑缓缓转动,表面裂开一道缝隙。一缕透明的光从中溢出,升向海面,最终穿透大气,直抵心语号。
光中,浮现一个瘦小的身影??约莫十岁男孩,穿着旧式校服,赤脚悬浮于虚空。他望着米拉,嘴角微微扬起,却未言语。
米拉流泪微笑:“欢迎回家。”
男孩终于开口,声音稚嫩却穿透时空:“我以为……没人记得我了。”
“我们记得。”米拉伸出手,“而且,我们会一直记得。”
就在此刻,全球两万七千个庇护站的共鸣徽章同时亮起。无数人??画家、士兵、流浪者、教师、老人、孩童??在同一瞬间停下手中事,抬头望天,耳边响起同一句话,来自心底,也来自远方:
>“我在这里。我听见你了。”
这场跨越生死的共情仪式持续了整整七分钟。七分钟后,小满的身影渐渐淡化,化作万千光点,洒向地球每一个角落。那些曾因冷漠而麻木的心,忽然感到一阵温热,仿佛久旱逢甘霖。
翌日清晨,新闻播报震惊世界:澄心系统用户数量一夜之间暴跌六成。许多人在社交媒体留下简短留言:“今天,我想试试不用耳机生活。”“原来哭出来,也没那么可怕。”“我妈妈第一次抱了我,因为她听见了我昨晚说的梦。”
更令人动容的是,联合国广场的“遗忘之碑”再次变化。旧文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浮雕群像??不同种族、年龄、性别的人们彼此相拥,耳贴耳,心贴心。碑底镌刻新铭:
>**“倾听,是人类最后的神性。”**
米拉回到曦光岛时,共情树已长出七片新叶,每一片都映照出一种情绪的颜色:红为怒,蓝为忧,绿为希望,紫为思念,金为勇气,银为宽恕,白为平静。芽芽的身影并未重现,但在某片叶脉间,米拉看到了她微笑的剪影。
夜晚,她再次来到海边。小星从电话亭跑出,扑进她怀里:“米拉姐姐,我写完新歌了!”
她清了清嗓子,唱道:
>“从前有个孩子,
>藏在海底下,
>他说了一万遍‘我在’,
>终于有人回答。
>
>现在风会说话,
>雨会写信,
>连沉默的石头,
>也开始练习倾听。”
米拉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远处,一艘渔船缓缓驶过,船头老人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却格外动人。
她知道,战斗仍未结束。清醒联盟的残余势力仍在暗处酝酿反击,新的情感操控技术已在实验室萌芽。但她也清楚,只要还有人愿意在雨中为陌生人撑伞,还有孩子敢在课堂说出“我害怕”,还有恋人分手后仍能说一句“谢谢你爱过我”??光就不会熄灭。
因为永世曦光,从不来自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