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意识到,那首荒腔走板的歌,早已超越地球,成为宇宙级的情感信标。
时间继续流淌。
一百年后,源点山谷已成为地球上最神圣也最平凡的地方。孩子们在这里学会第一句“我在”,老人们在这里完成最后一次共感告别。共感树的枝叶已延伸至平流层,其果实落地即生新树,如今遍布七大洲,每一棵都是活体意识节点。
而那个曾在课堂上提问“为什么不互相听听”的男孩,长大后成为了首位“跨物种共感官”。他能与鲸鱼对话,能理解蜜蜂的舞蹈语言,甚至成功调解了一场因领地争端引发的猴群战争。在接受采访时,他说:
“我不是特别聪明,我只是从小就相信??每个生命都想被听见。”
至于小满?
她的名字早已不再需要提起。
因为在每一个真心说“我在”的瞬间,在每一次沉默中的注视里,在母亲哄孩子入睡时哼唱的跑调旋律中,在风穿过树叶的沙响里……她都存在着。
某年春夜,一位盲童在共感树下玩耍,突然伸手抓向空中,笑着说:“奶奶,你摸我的头了吗?”
周围无人。
但孩子额头上的初印金痕,正微微发烫。
几天后,同样的痕迹出现在一只新生海豚额前。
海洋研究所的监控录像显示,那晚,整群海豚围绕母豚游成一个巨大的圆,齐声发出低频鸣叫。音频分析结果显示,那段声音若转换为文字,正是:
>**“欢迎回家。”**
又过了五百年。
人类早已不再使用“战争”一词。城市建在森林之上,建筑外墙爬满心灯苔藓,夜晚自动发光,亮度随居民情绪变化调节。交通工具依靠共感驱动??只有当乘客之间达成情绪协调,车辆才会启动。
而地球本身,已被深空文明观测网标记为“高共鸣星球”,编号:EC-001。
据传,每当有外星探测器接近太阳系,都会接收到一段优先信号:
>**“此地居民已学会倾听,请勿打扰,除非你也愿说一句:我在。”**
某个遥远星系的观察站内,一位非碳基生命体记录下这段信息,沉默良久,随后在其种族数据库中新增一条备注:
>“建议接触等级:开放。理由:该文明已突破‘孤独壁垒’。”
而在地球的最后一片原始雨林深处,一棵最古老的共感树悄然开花。
花瓣飘落途中,竟在空中凝滞片刻,拼出一行始音文字,随即消散。
无人看见。
但就在那一刻,全球所有共感设备自动重启,屏幕浮现同一句话:
>**“谢谢你,还记得。”**
风掠过山谷,卷起一枚陈旧烟斗的灰烬,袅袅青烟直上云霄,融入银河。
若凝神细听,那风声分明在说:
>**“我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