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昌是一个很穷的城市,穷地方的人是怎样的生活状态,这云京已经给了很好的例子。
这么穷的地方,百姓却那么热情无私,哪怕那些人已经离开临昌了,他们还愿意主动寻找,拿出为数不多的食物和药品救治对方。
这种民风,未免太过理想化。
“眼下粮运是最重要的事,这临昌有点诡异,临舟,要不我们还是连夜赶路离开吧,等到了汴京再休息。”
他们之所以冒着风险进入临昌,就是因为临昌有一条山中隧道,穿过此隧道便可直达汴京。
如果不从这里走,那就要再翻三座山才能到。
由于临昌地理位置特殊,一旦受到攻击难以逃脱,所以对出入的通道把控极严,必须要有出入凭证。
谢临舟也正有此意,二人决定立刻去拜访临昌知府,命宋七留守看粮。
临行前谢临舟再次召集众人强调军纪,事事都要得宋七允许才可行动。
街上熙熙攘攘,男人们吃肉划拳,女人们抚琴作画,孩子们追逐逗趣,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温馨。
运粮队伍到来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每一个人看见沈疏桐二人都热情地打招呼。
“官爷,小娘子,运粮一路辛苦,可是饿了,那家肉饼最好吃,我每天都去那家买。”
“官爷从哪里来啊,这次待多久,我们临昌小地方,还是第一次有外地官来呢。”
“官爷可要多待些时日,好好体会一下我们临昌的风土人情,我们都夹道欢迎。”
谢临舟连连点头,这临昌百姓的热情他实在是有些招架不住。
倒是沈疏桐在这个场合下如鱼得水,前世的牛马也不是白当的,应付这些那还不是小菜一碟,直接套公式就好了。
“好的。”
“收到。”
“嗯嗯,最晚下周一办。”
沈疏桐一路上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不时向两边为官的百姓挥手致意,倒是在古代体验了一把当明星的感觉。
好不容易见到知府,谢临舟向其说明来意,讨要通关凭证。
临昌知府面露难色:
“这。。。。。。御史大人,不是我不配合。只是前段时间临昌遭遇天灾,发生瘟疫,汴京那边就把通道封了,不准我们过去。我们自然也是理解人家的顾虑,所以也自行封锁了这边的隧道口,现在临昌是只能进不能出。”
“可现在瘟疫不是已经结束了吗,我看百姓们都已经恢复正常生活了。”
临昌知府叹了口气:“瘟疫可除,人们心中的芥蒂难除啊!”
谢临舟哑然,这理由他无法反驳。
“只能进不能出?”
沈疏桐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太对:“意思是我们原路返回也不行了?”
临昌知府点了点头,但很快又拍胸脯保证道:
“二位放心,在下知道二位来是有大事耽误不得,这样,我立刻派人去与汴京那边交涉,看看那边能否行个方便。”
人家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那还能怎么办,打道回府吧。
“临舟,我们得另想他法,这临昌知府恐怕不是个表里如一的主,我们被困在这儿了。”
若是不出意外,“汴京”那边给的答复一定是不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