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太医令王叔和,忝掌太医署。
太医令王叔和?
潘安心中一动,这可是当代医学大家!!
他忙再次行礼:原来是王太医令,晚辈失敬!!久闻大人医术通神,着有《脉经》流传于世,晚辈仰慕已久!!
王叔和摆摆手,笑道:虚名而已。
倒是潘公子,近日所作咏芍药诗,清丽开阔,陛下亦曾称赞。
却不知公子于医道一途,有何见解?
他似乎对潘安颇感兴趣。
潘安心中念头急转,知道这是一个机会。
他结合自身修炼和对暖玉滋阴丸的体会,谨慎地谈了些对阴阳调和、精气互养的粗浅看法,虽不深入,却角度新颖,暗合双修之理。
王叔和听得眼中异彩连连,抚须道:想不到潘公子不仅文采风流,于医道亦有如此悟性!!
尤其这‘阴阳互济’之说,深得养生三昧。
只可惜…他话锋微转,叹了口气,如今世人多追求金石猛药,妄图一步登天,却不知固本培元、调和阴阳才是正道。
潘安趁机道:大人所言极是。
晚辈亦觉得,若能寻得温和滋养之法,循序渐进,方是长生久视之基。
譬如某些蕴涵天地灵机的宝玉、珍珠,若能以特殊法门激发其性,佐以药石,或能温和滋补,尤益女子。
王叔和眼睛一亮,公子竟还通晓物性激发之法?
此法古籍虽有零星记载,然多语焉不详,且需…嗯,特殊条件。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潘安一眼,似乎察觉到他体内那纯阳的气息。
潘安心知瞒不过这等高人,也不否认,只是微笑道:晚辈只是偶得一二祖传偏方,胡乱尝试罢了,登不得大雅之堂。
王叔和却似找到了知音,拉着他探讨起来,从珍珠的药性谈到其他玉石,又谈到某些罕见药材的配伍。
潘安凭借着超越时代的见识和修炼体会,偶尔提出一两点见解,往往让王叔和沉思良久,大受启发。
两人越聊越投机,竟忘了时间。
直至夕阳西斜,楼内光线渐暗,王叔和才恍然惊觉,笑道:与公子一席谈,胜读十年书!!
老夫今日还有公务,改日定当再向公子请教!!
说着,竟从袖中取出一块小巧的玉牌递给潘安,此乃太医署通行令牌,公子若有暇,可来太医署寻老夫,署内藏书或对公子有所助益。
潘安大喜过望,接过令牌:多谢大人厚爱!!晚辈定当叨扰!!
送走王叔和,潘安心情极佳。
没想到今日竟有如此意外收获!!
结交了太医令,日后获取珍贵药材、查阅医学典籍甚至打探宫中某些隐秘消息,都多了条门路!!
他又在二楼流连片刻,记下了几本感兴趣的书目位置,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冰井台。
回到潘府,已是华灯初上。
刚踏入内院,便觉气氛有些不同。往常这时,院内应是丝竹声声,笑语晏晏,今日却格外安静。
潘吉迎上来,低声道:老爷,您可回来了。
午后宫里来了位女官,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心腹,送来些赏赐给诸位新夫人,说是…贺喜之礼。
还特意与王夫人(王嬿)单独说了好一会儿话。
潘安脚步一顿,目光微凝。皇后杨氏?她果然出手了!!而且直接找上了出身最高的王嬿。
王夫人现在何处?潘安沉声问。
在自己房中,未曾出来用晚膳。潘吉回道,夫人(杨氏)去看过,说是神色如常,只道是身子有些乏了。
潘安点点头,心中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