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随着崇祯笔锋的游走,那首七言律诗跃然纸上,汪应辰在一旁,随着笔迹高声吟诵:
“汉江秋望”
“汉江秋涨接天流,云卷苍冥送远鸥。”
第一句念出,全场皆惊。
好大的气魄!
韩书宁的诗是清冷空灵,而这首诗一开篇,便是大江东去、水天一色的宏大视角。
“接天流”、“云卷苍冥”,这哪里是写景,分明是写胸襟!
“帆影掠波吞落日,雁声穿雾过襄州。”
一个“吞”字,极具动态张力,仿佛那江上的帆影有着吞吐日月的力量;
一个“穿”字,又写出了大雁冲破迷雾的坚韧。
不再是凄清的秋景,而是一幅充满力量与生机的壮丽画卷!
“霜清古渡残碑冷,风劲长堤万柳遒。”
写到此处,笔锋转折,古渡残碑虽冷,但那长堤上的万柳,却在劲风中显得苍劲有力(遒)。
这不仅是写景,更是在写一种历经沧桑却依然刚劲不屈的国运与精神!
韩书宁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惊讶地看着那个正在挥毫的背影,眼中原本的疏离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震撼。
这种格局,这种气象,绝非寻常书生能有!
最后,崇祯手腕一抖,写下最后两句:
“莫道秋光多寂寥,江山万里待潮头!”
轰!
这一句,如同黄钟大吕,在所有人的心头重重敲响。
没有悲秋,没有叹息,有的只是对这万里江山的无限豪情,以及那一往无前、引领时代潮头的自信!
“好!!!”
这一次的喝彩声,比刚才韩书宁那次更加猛烈,更加狂热。
在场的都是读书人,谁不想建功立业?谁不想胸怀天下?
崇祯这首诗,直接击中了他们内心深处最渴望的那份家国情怀!
“这诗。。。。。。这诗简直气吞山河啊!”
“江山万里待潮头,妙极!妙极!”
柳承宇彻底傻眼了。
他虽然没文化,但也感觉得到这首诗里那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气势。
跟这首诗比起来,自己那首“千金买来”的破诗,简直就像是阴沟里的烂泥!
崇祯将笔随手一扔,看都没看柳承宇一眼,只是转头看向韩书宁,温和一笑:
“韩小姐,赵某这首诗,比之柳公子的‘千金之笔’如何?”
韩书宁缓缓站起身,目光紧紧地盯着崇祯,想要看穿这个男人的伪装。
良久,她才深吸一口气,敛衽一礼,语气中带着郑重敬佩:“先生之诗,气象万千,格局宏大,书宁。。。。。。自愧不如。”
“柳公子的诗与之相比,不过是萤火之于皓月,不值一提。”
这一刻,这位高傲的“冷玉才女”,终于在这个比她年长二十岁、自称“赵砚”的男人面前,低下了她高贵的头颅。
那是对强者的臣服,也是心门被撞开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