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想以海鲜控制粮价,让天下百姓对于海鲜重新改观,自然是很有必要的。
“此乃其一,便是陛下为天下臣民做表率,令食用海鲜深入人心。”
张允修侃侃而谈说道。
“还有其二,爹爹如今该明白市场信心的重要性,近来粮价疯涨,有春荒、灾害等各类因素,可归根结底,无非是许多士绅商贾对于今岁粮食产量缺乏信心。
可陛下这么一吃,只要将消息传播出去,天下人便都知道了,皇帝在京城之中,尚且能够吃到海鲜,宁波府数万百姓也能吃到海鲜,这粮食还缺么?
若是吃不起粮食,沿岸百姓吃海鲜便成,管你粮价几何?
久而久之,市场上少了需求,粮食侧多了供给,这粮价自然下跌。”
他又冷笑着说道。
“市场上总有人想看咱们的笑话,可等到红薯成熟之时,粮食问题便会彻底解决。”
张居正不太相信什么红薯,可却对张允修前面的话陷入深思。
内阁与六部尚且还是从前的思维,灾荒之时皇帝官员们以身作则,提倡勤俭节约。
朝廷解决问题,无非都是“节流”二字。
然而,如今确实是与从前大不相同,“节流”那套似乎不再一直有用。
万历皇帝听到这番话之后,脸上颇有些激动。
吃一顿海鲜,竟还有这么多名堂?
他挺了挺自己的大肚子,鼓囔囔的,却好似十月怀胎,比起王恭妃的肚子还不遑多让。
从前万历皇帝觉得有些累赘,可如今却看得十分顺眼。
朕不是为了自己而吃,乃是为了天下臣民而吃啊!
张居正的眼神则是万般复杂,他看向张允修,不知该说什么好。
对方所言确实有些道理,可怎么看起来,越来越像是个奸臣佞臣?
好赖他是生在张家,若是生在严家,大明恐怕撑不到现在。
第二日,《万历新报》以头版头条,公布了这宁波府捕获十数万斤鱼鲜的消息。
甚至还绘声绘色配上一幅插图,上头乃是一名圆脸富家翁,挺着个大肚子,对着一整桌子的海鲜大快朵颐。
这插图看起来喜庆,寥寥几笔,便让人觉得桌上海鲜极其美味。
这图显然出自万历皇帝的手笔,如今皇帝的手法越发醇熟,在报纸上不少插画皆是他所绘制。
若不是为了避嫌,他非得给自己画上去不可。
京城百姓们拿到报纸后,个个皆觉得新鲜。
海鲜听说过,可一口气捕捞十数万斤更是闻所未闻。
平日里大家吃点海鲜干货,都是极其奢靡之事,怎么到了宁波府,寻常百姓拿来当饭吃?
一文钱一斤,甚至已经吃到想吐了?
这种事情,跟话本小说里头的剧情有什么区别?
所以,当这个消息传开之后,便有不少批评的声音。
“怕又是效仿嘉靖朝旧事,地方官员为博取前程阿谀奉承,官员层层加码夸大功绩,到了朝廷后便给陛下报了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