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有效学习与教学——9种学习方式的变革 > 第三节 化学学科知识类型与学习方式(第4页)

第三节 化学学科知识类型与学习方式(第4页)

商场张经理:铝质饮料比塑料瓶和玻璃瓶饮料更易运输和存放,因此销路一直不错,我们更关心商品是否畅销。

主持人:谢谢各位的发言。对于是否继续使用铝质易拉罐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观点,也不是马上可以回答的,这个问题应该由将来社会发展的实践决定。

本课安排了关于合金的小论文、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的研究性学习、角色扮演和观看视频三项活动。学生活动完成的情况也直接影响了本堂课的质量。课前笔者把全班学生分为三组,分别安排三项活动,采用组长负责制。笔者和三位组长一起讨论每位组员的任务,组长提交活动计划书、负责具体活动安排。学生积极参与本组的活动,分工合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和图片、对研究课题展开社会调查、以PPT的形式展示了研究成果。活动中,全班同学认真观看,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角色扮演活动带来笑声的同时,也引起了学生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思考。这部分内容蕴涵的化学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内化和吸收,从而实现全面的课程目标。

(四)化学技术知识的学习方式

化学技术知识与实验、生产等密切相关,属于“怎么用”的知识。化学技术类知识以“用”为特征,所以学习技术知识应该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实现。由于实际化学问题往往都带有综合性,解决一个化学问题需要一系列技术类知识,学习化学技术知识往往通过任务为导向的综合学习。

案例五有机物的研究方法[3]

在复习有机化学新增知识点——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时,我选择了以知识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法进行复习。

引入:前期我们已经学习过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今天,我们要用所学到的方法来模拟解决实际问题。既然是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要明确一下我们的身份和所处的环境。然后再明确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身份:今天同学们都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我是大家的助手,你们的任务是设计方案,我帮助你们做实验,并且及时给出实验结果。

环境:现在我们处在一个大型实验室中,你所需要的任何仪器、化学试剂以及用品都一应俱全。

任务:这里有一种固体样品,是从柳树皮中提取出来的纯物质,你能在这样的实验室中,测出它的组成和结构吗?更明确地说,你能研究出它的分子式和结构式吗?

如果学生开始无法入手,可以提示下列几点:

(1)你认为该固体样品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为什么?

(2)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与步骤见下表:

学生经过深入思考、讨论后,确定实验步骤:

(1)用元素定量分析仪测定燃烧前后样品和产物的质量。

老师给出实验结果:取样13。8克,充分燃烧后产物得到CO230。8克和H2O5。4克,无其他产物。学生计算出该样品的实验式C7H6O3。

(2)用质谱仪进行质谱分析得到相对分子质量。

老师报告测定结果:样品相对分子质量为138。学生得出样品的分子式是C7H6O3。

(3)用红外光谱分析仪分析样品所含化学键和官能团。

老师报告:分析结果是有苯环、有劲基、有-COOH。学生思考、分析推出样品三种可能的结构:邻羟基苯甲酸、间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

(4)用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该分子有几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出核磁共振氢谱图,学生得出结果:有6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学生分析得出结论:样品可能是邻羟基苯甲酸或间羟基苯甲酸。至此,可以告诉学生,由于我们知识有限,不能得出最后结论,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课外继续研究。

发散作业1

上面我们是模拟在大型实验室中研究样品,如果我换一种方法,直接告诉大家,这个样品的名称叫水杨酸,你明天能告诉我们它的分子式和结构式吗?(引导学生上网查寻或到专业书上查寻)

发散作业2

如果我们的实验室是20世纪初的实验室,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那么可以用什么办法测定分子式和结构式?

本节课中,化学技术性知识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而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学习情境展开教学,让学生体会研究有机物的基本步骤和分析方法。教学设计重点是引导学生利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习科学方法,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实际上,很多技术性知识都可以通过真实或模拟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掌握,比如,海水资源的综合应用、地震或洪水等灾害发生后的水源受到污染,等等。

[1]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本案例由江苏姜堰中学季慧老师提供。

[3]本案例由江苏省化学特级教师夏淑萍设计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