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又一次没能如愿,许如瑛气急败坏:“许如菱,她娘把你害得那么惨,你就这么轻易放过她?”
许如菱脸上没有什么表情,面对许如瑛的气极露出一丝淡淡的嘲讽:“不放过她,难道要如你所愿?”她语气冰冷:“你不就是想挑唆我和她大打出手,众目睽睽下撕扯成一团,彻底败坏名声。”她微微前倾,逼近许如瑛:“然后,你就可以回家,在你母亲面前添油加醋,哭诉我如何不识大体,粗鄙不堪,为旧怨败坏家门体统,正好让她有理由把我送回老家去,再也碍不着你这个‘凤命贵女’的眼。”她眼神轻蔑的瞄着许如瑛,眼看着她脸色有红转摆,由白转青,冷冷道:“这么低劣的伎俩,你觉得我会上当?”说完利落的转身,对绣珠玉珠吩咐道:“咱们走!”
随着她的转身,艳丽如血的红裙在许如瑛面前划出一道泾渭分明的弧线。
许如瑛独自留在原地,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她期待已久的狗咬狗,不仅落空了,还被许如菱毫不留情的戳破,简直就像扇了她一巴掌,尤其是那句“低劣伎俩”,反复回响在许如瑛耳边,让她气得浑身战栗。身后的明珠宝珠不敢吭声,大气不敢出,这时候少不了被许如瑛当出气筒,谁也不敢上去多说一个字。
好在这是鲁家,许如瑛不敢太过放肆,不知过了多久,许如瑛才略略平静了一些,精心保养的指甲掐进掌心,留下几个月牙血痕。她看着落在地上的粉紫色鸢尾花,狠狠的一脚踩了上去,好像踩的不是花,而是许如菱。她咬牙切齿,使劲反复碾压,花汁染污了绣鞋。
皓月飞快跑回千金们聚集的园子里,胸腔怦怦跳,几缕碎发冷汗浸湿,贴在脸颊上。对于许家姐妹,她更怕遇见的是许如菱,欠债的在债主面前,很难抬起头来。
“你跑哪儿去了?”素云不知从哪里钻出来,她满脸焦急,一把攥住皓月的手腕,语气带着哭腔:“可算找到你了,三小姐找你找不见,脸色越来越不对,眼看着就要发怒了,快,跟我回去。”素云几乎是拖拽着皓月,穿过香气馥郁的繁花小径,朝着水榭方向疾步而去。
水榭临湖而建,几位擅长音律的闺秀正围在琴案前,交换琴艺心得。李环玉也在当中,全身上下都是窘迫和尴尬,她绞着手里丝帕,眼神慌乱,左顾右盼,微微游移,不敢跟旁人对视。
“方才听李二小姐说,她家三妹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知李三小姐在琴艺上有何见解,咱们姐妹们也可讨教一二。”一位豆绿衣衫,气质温婉的闺秀对李环玉说道。
李环玉原本对自己的才艺信心十足,只是现在这份信心已经被方才几位小姐的高谈阔论击碎了,她这才发现和受过正统闺秀教育的千金相比,自己那点才艺实在是拿不出手。她脸色发白,搜肠刮肚,支支吾吾:“《平沙落雁》和《渔樵问答》。。。。。。皆。。。。。。以和为贵。琴道精髓。。。。。。便在于此。”声音干涩,结结巴巴说完这句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似是而非的评语。李环玉说完紧紧闭着嘴,胸膛微微起伏。
短暂的沉默。
李环玉更紧张了,周遭闺秀们都露出或尴尬,或僵硬的微笑。不远处的李静玉正和几个擅长棋艺的闺秀谈论棋艺,对李环玉的窘迫尽收眼底,她没打算过去解围,只想离她远远的。李家的脸,今天算是丢尽了。
李佩玉坐在李静玉近边,嘴角含笑的看着李环玉,欣赏她的手足无措,满脸通红。
令人窒息的尴尬,李环玉要透不过气来了。就在连空气都要凝固的时刻,贺紫兰温婉平和的声音适时响起:“李家三姑娘所言,深得琴道三昧。”她坐在琴案前,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浅笑,目光温和的看着李环玉:“琴瑟和鸣,本就是雅乐所求,‘和’一字,的确是精髓。”贺紫兰轻描淡写的帮李环玉解了围。
李环玉像是溺水抓到浮木,终于探出水面喘了口气,紧绷的脸放松了一些。
贺紫兰话锋一转,把大家的注意力从李环玉身上引开:“说来也巧,前些日子,家中小弟偶得一卷古琴残谱,名为《鹤鸣九皋》,据说乃是焦尾琴遗音,可惜破损严重,指法艰涩难通,我研习了数日,始终不得其法,每每抚之,总是难以展现高洁之韵,实在是遗憾。”
“《鹤鸣九皋》?”一直在棋盘旁得李静玉骤然抬首,双眸绽出光华,充满了惊喜和渴望:“可是失传已久,据说是嵇康手泽的焦尾遗音?”她声音微微颤抖,手里的白玉棋子“砰”的一声落在紫檀棋盘上。
贺紫兰莞尔一笑:“静玉妹妹果然博闻广识。”她真诚邀约道:“不知妹妹有没有兴致共同参详一番,或许能有所进益。”
李静玉心头狂喜,脸颊因兴奋染上了红晕,她起身行了一礼,声音满是掩不住的雀跃:“贺姐姐谬赞了,能得姐姐相邀,静玉求之不得。”
水榭内的氛围回暖,驱散了李环玉带来的尴尬,几位喜爱琴艺的闺秀们都围绕着《鹤鸣九皋》残谱低声议论,气氛融洽。
李佩玉不满贺紫兰对她和对旁人一样,在她看来,贺紫兰就该拿她做独一份的特殊上宾,而不是这样一视同仁,李佩玉急于引起贺紫兰的另眼相待,说道:“一张琴谱罢了,对于贺家来说又算什么呢?”李佩玉脸上挂着甜腻的笑容,目光灼灼带着讨好看向贺紫兰:“贺家姐姐家中有淑仪娘娘和四殿下,一个深得圣心,一个是皇室血脉,这才是贵不可言!就算贺家在朝堂没有实权又如何?家中没有顶梁柱又如何?只要有淑仪娘娘和四殿下,谁敢小瞧了贺家。”
整个水榭陷入一片死寂,几朵紫藤花簌簌飘落的声音传进每个人耳中,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刺向李佩玉,各式各样的眼神,震惊,错愕,难以置信,但更多的是一种看傻子的鄙夷。李静玉微微叹气,一个蠢货丢人还不够,又来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