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夫郎,若是我还想吃软饭你也应吗?”林远明把人抱了满怀,不让人腾出手来推他。
“那是自然,我徐家家大业大,一个赘婿还是养得起的,你只要让我满意,我自然不会亏待你。”
林远明看着怀里的人高高扬起的下巴,像极了下午逗弄的雀鸟,没忍住低头含了一口红润的唇瓣,“好少爷,我必定好好伺候你,你可别休了我。”
次日,林远明跟着夫郎到了铺子,并不是锦颜坊,而是徐家粮铺。
徐家早年是做粮铺起家的,价格公道,利润也薄,慢慢做出来口碑,县里人都爱在此处售粮买粮。
后来徐老爷生意做大了,有了许多更赚钱的铺子,但是一直对人说徐家粮铺才是徐家家业的根基,也要求徐靖言好好打理粮铺,不许荒废了去。
“少东家和姑爷来了,快快请进。”门口的伙计眼尖的很,远远瞧见徐家的马车,人一露面就立马迎过去。
“你先去忙吧,我和姑爷自己看看就是了。”徐靖言把伙计打发走,拉着林远明自己瞧。
林远明看着夫郎拿过长勺从底部舀起了一勺米,细细查看。时下铺子卖三种米,为粳米,籼米和糯米,又另分为新米和陈米两种。也有糙米售卖,不过县里人多爱买粳米,籼米多是做米粉的食铺大批量的采购。
徐靖言看过米的成色,又到库房随机抽了一包来看,时常来检查可避免有人以次充好,败坏了铺子名声。
又另看过大豆,芝麻和麦子,还分别包了一点,回家带给徐老爷瞧,虽说徐老爷还在家里修养,却总放不下粮铺,生怕祖传的产业败坏在自己手里。
林远明看着铺子里并未售卖玉米,来了这边也没见过红薯,但是昨日却瞧见了西洋猫,说明现在与海外是有生意来往的。
回了家里,徐靖言把粮袋给徐老爷送去,看过后又让厨房给做成了杂粮粥,两人回到正院,林远明把人偷偷摸摸拉回房里。
“你想做什么,这么鬼鬼祟祟的。”徐靖言有些不自在的摸摸衣袖,生怕这人大白天的提出过分的要求。
“我之前从一本游记上看过,说海外有一种植物,可结出金黄色的玉米,可亩产千斤,还有一种埋在土里的块茎植物,有拳头大小,外皮是红色的,里面的果实香甜软糯,亩产比玉米更高,可以与西洋商人打听一下,若有这两样东西就尽快买回来。”
“我们买回来也得自己培育,才能知道如何种的好,若是成了,粮食铺子必定更上一层楼。”
徐靖言听着听着便知道,若是那两样作物能找到,是多了不起的事,说不定可以通过进献给朝廷,直接成为皇商。紧紧抓住了林远明的手,“你说的可是真的,可有别人知道这本游记,不行,我得告诉爹爹,我们自己组个商队出海也使得。”
“你先别着急,先让人向沿海的游商打听一下,起码要知道这作物从哪边来,不然茫茫大海,没个方向该如何寻呢。”
林远明心里有些好笑,昭昭真是急性子,不过这两样东西找到了,进献给上官,再献于朝廷,必定利于民生,也有望让徐家成为皇商,完成昭昭的夙愿。
又过了一月有余,福州那边传来消息,有些外来商人曾卖过这两样东西,只是大家没见过,只有几个人当工艺品买了个新鲜,其余便少有人问津了。
徐靖言忙派一路商队前往福州,是徐老爷寻了镖局的旧识做领队,告知他们必要时可在当地自行组船队出海,务必将良种带回。
商队出发两月有余,林远志收拾行囊准备去京城参加会试了,桑远县坐车过去需要月余,中间还有一段水路,到了京城还得租住房子,适应环境。
学院的老师还帮他写了帖子,言自己的学生在大理寺任少卿,到了京城可去拜会。
林远明和徐靖言一同来到林家,帮着收拾行李,给哥哥送行,几人一直到了城门口才停步,看着哥哥坐车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