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忒修斯上 > E11(第1页)

E11(第1页)

清晨,姜颂睁开双眼,手中毛笔随意敲打着桌沿,发出单调的声响。他时而望向窗外掠过的飞鸟,时而又凝视檐下挂着的扫晴娘,目光最终落在雕花木窗围合的庭院上。这四方天地,仿佛将他也一同包容其中。

秋闱与春闱,皆为科举制度的重要环节。通过秋闱选拔者,方能进京参加春闱。春闱合格后,举人便成为贡士,进而参与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也就是所谓的京闱。京闱放榜之时,金榜题名者即为进士,等待朝廷授官;而未中选者,则会被编入兰台深造一年,相当于带编制先学一年再分配专业。

古代人考公就是这么个流程。太学弟子因直属兰台管辖,可直接参与京闱,不必经历地方层层选拔之苦。然而,姜颂却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他不仅在秋闱中夺魁成为会元,还在更早前的春闱摘得解元桂冠。

“如今所有人都在等着兄长连中三元。已经两朝没有过了。”姜鹤趴在榻上翘着腿翻动着手中的书卷,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来福在他脚下。近日不被问功课,他时常混在姜颂这里玩小老虎,意外的和兄长大人的感情飞速升温。

“这。。。”姜颂面露难色,“能不能不考。。。。。。”

“可当初兄长不正是以想好生备考才被陛下恩准回来的吗?我记错了?”

“啊?是吗。”

京闱遵续旧制,考试分三场进行,每场为期三天。第一场初九开考,第二场为十二日,第三场在十五日。考生需提前一日入场准备,次日方可离场。皇帝特许考生吃住都在考场的小隔间内,自备干粮,除如厕外不得离场。

距离大比之期已不足百日,除了备考有些极限,其他倒也无碍。他既然能来,就能走,若真到紧要关头,替正主完成这场考试也未尝不可。

和皇帝作penpal吗?

老师不会砍学生的头,皇帝就不一定了。。。。。。姜颂不免又想起大殿上那个李老头。

为了了解这个时代的文章风格,姜颂从架子上随即抽出一册书,线装版的小蓝书。这时候应该是从左往右翻,于是他把书倒回后面。。。。。。他又接连抽取了几本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那书翻开来,在姜颂心里炸起一颗惊雷:乍一看都看得懂,然而仔细一看,没一个字是认识的。

“姜鹤!”

听见兄长召唤,正趴在地上的小男孩一个骨碌爬起来,小跑着凑到书案前——姜颂突然要考校他的功课了。

姜鹤被要求从案头堆放的书籍中自选一篇。先要流畅朗读,再阐述自己的理解,最后还得应答姜颂随机的提问。

但这孩子对答之间所展现的学识功底,令姜颂不知不觉坐直了身子。

这小子才十一岁,谈起的都是金银成色、药材换算这些十六两的斤两法,又说到田亩测量、土方计算,甚至仓库堆粮的容积,也都头头是道。

这已经远远超出什么大九九乘法表和勾股定理之类的纯理东西。谈到如何分摊税银、调剂米价,乃至管理田庄佃户的实际问题时,姜鹤的见解令姜颂暗自汗颜。

“啧,”姜颂揉着眉心,低下头由衷感叹:“真厉害啊小朋友。”

“怎会,阿鹤不及兄长万分之一,还要再接再厉。”

。。。。。。自己十岁那会儿在干什么?同一个词语动辄抄十几二十遍的家庭作业?或是被训练刷碗?姜鹤谦虚的认真模样,令姜颂倍感压力。

姜颂的手轻轻盖在姜鹤头上,拇指在他额头轻轻的抚摸,心服口服:”你承爵位后,一定能把王府打理好。“

现阶段,他唯一能补充的是一点洋文儿,不过姜鹤暂时用不到。

姜鹤却问他:”哥,家宴那晚你不想给皇帝叔叔跪是吗?“

“你又听说了?”面对姜鹤天真无邪的询问,姜颂不知怎么有些无所适从,他有些回避道:”当然不愿意。“

“为什么?臣子朝见皇帝理当行跪拜礼啊。”

童言无忌,却把姜颂问得心头火起。他只得按捺住性子,向姜鹤解释何为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自尊,都有自己不做某事的权利,对人下跪是何等的专制、愚昧和落后。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