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我还有些放不开,一边小口吃着鸡肉,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但这里的氛围确实如林晚所说,很安静,很舒适。微风拂过草地,带来青草和泥土的芬芳;阳光温暖而不灼人;远处只有几个模糊的人影,构不成威胁。
慢慢地,我放松了下来。吃完鸡肉,我甚至有兴趣在野餐垫上找了个阳光最好的位置,开始慢条斯理地舔毛清理自己。Lucky则在它的活动范围内尽情奔跑、打滚,追逐着被风吹动的落叶,玩得不亦乐乎。
林晚和周雨晴一边吃着东西,一边笑着看我们。周雨晴拿出手机,没有刻意摆拍,只是捕捉着我们自然的状态——Lucky在草地上打滚时露出的傻乎乎的笑容,我趴在垫子上慵懒地甩着尾巴尖,阳光为我们镀上一层金边。
“要是伊心在就好了。”周雨晴看着镜头里的我们,不无遗憾地说。
林晚点点头,随即又笑起来:“不过我们可以把照片和视频发给她,让她羡慕一下!”
她们真的这么做了。当场就把几张我们享受野餐的照片和一段Lucky追落叶的短视频发给了沈伊心。
几乎是立刻,沈伊心就回复了。先是一连串表示羡慕和惊喜的表情符号,然后是一条语音消息,点开后是她带着笑意的、明亮的声音:
“我的天!你们居然带它们去野餐了!看起来好开心!圈圈居然肯趴在垫子上!Lucky那个傻样子!啊啊啊看得我也想野餐了!谢谢你们带它们出去放风!”
听着她充满活力的声音,看着眼前开阔的草坪和嬉戏的Lucky,感受着阳光和微风,一种久违的、轻松愉悦的情绪,像温润的水流,缓缓浸润了我的内心。这短暂的出游,仿佛一下子冲散了漫长夏日积攒的沉闷。
我们在公园待了近一个下午。当夕阳开始西斜,她们才收拾东西,准备回家。Lucky玩得筋疲力尽,回家的路上步伐都慢了许多,但尾巴依旧愉快地摇晃着。我虽然也有些疲惫,但精神却很好,感觉胸腔里都充满了青草和阳光的味道。
回到家,林晚和周雨晴把野餐的照片和视频整理了一下,特意做成了一个简短温馨的小合集,再次发给了沈伊心。
那天晚上,我们没有等到沈伊心的视频通话,但她在社交动态上更新了那张我趴在野餐垫上、沐浴在阳光里的照片,配文很简单:
“我的小家伙们,替我享受了阳光和草地。[爱心]一切都好。”
暑去秋来,沈伊心的暑期实习圆满结束。她没有立刻回家,而是背着行囊,带着我和Lucky,开始了她承诺已久的旅程。她说,大学给了她看世界的眼睛,而我们要一起,去丈量这片天地的宽广。
我们去了很多地方。
在海边,Lucky第一次真正冲进海浪里,被一个浪头打得晕头转向,甩着湿漉漉的脑袋懵懂的样子,逗得沈伊心哈哈大笑,她赤着脚在沙滩上奔跑,笑声和海鸥的鸣叫交织在一起。我则蹲在礁石上,看着夕阳将海面染成金红色,听着浪潮周而复始的拍岸声,感受着一种不同于家中窗台的、浩瀚的宁静。
我们去了古城的青石板路,沈伊心抱着我,Lucky跟在她脚边,铃铛声在古老的巷弄里回响。她指着斑驳的墙壁和爬满藤蔓的屋檐,给我们讲那些她从书上看来的历史故事。虽然我听不懂那些朝代和人名,但我能感受到她语气里的悠然与向往。
我们还在初秋时节,去了一片开阔的山坡草甸。那里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像打翻了调色盘。Lucky在及膝的草丛里疯跑,惊起一群蝴蝶。沈伊心把我放在她的肩膀上(我勉强接受了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指着远处层林尽染的山峦,轻声念出了一句她很喜欢的词:
“此心安处是吾乡。”
她的声音很轻,随风飘散,却重重地落在了我的心上。我低头,能看到她发丝被风吹拂,能感受到她肩膀传来的、令人安心的稳定力量。我环顾四周,是陌生的山水,陌生的花草,但只要有她在,有Lucky在,这片陌生的天地,便奇异地充满了“家”的气息。
是啊,吾乡。故乡从来不只是砖瓦构筑的空间,而是心之所系,是爱所在之处。
旅途中的夜晚,我们住在各式各样的旅馆里。有时是靠近海边,能听到涛声的小屋;有时是藏在山间,弥漫着木质香气的客栈。无论在哪里,沈伊心总会把我们安置在她床边。Lucky会趴在地毯上,我会蜷在枕头旁。我们听着彼此平稳的呼吸声,在陌生的环境中,守护着属于我们三个的、不变的安宁。
这段旅程,像一场盛大而深入的仪式。我们不仅是在游览风景,更是在共同绘制一幅属于我们的、更加广阔的情感地图。每一处风景,都烙印下了我们在一起的记忆。
旅程的终点,还是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城市,那个充满茉莉花香和书香的家。但这一次归来,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沈伊心的行囊里,装满了各地的风土和见识;我们的记忆里,储存了山海的开阔与古城的幽静。
阳台的茉莉又开了一茬,香气依旧。风信子的球根被沈伊心小心地收好,等待来年再次孕育芬芳。书桌上的剪贴簿,又厚了许多,贴满了旅途中的车票、门票,以及我们在各地留下的影像。
沈伊心的大学生活进入了新的阶段,她变得更加忙碌,也更加清晰自己的方向。她依然会为了学业和未来的规划熬夜,依然会参加各种活动和实习。但她的眼神里,少了最初的迷茫和紧绷,多了几分从容和笃定。
她知道,无论她飞得多高多远,身后总有这样一个地方,两只小动物,在默默地、坚定地守护着她。而我们也知道,无论她走向何方,她的心,永远有一部分安放在这里,安放在我们身边。
林晚和周雨晴依旧时常来访,家里的欢声笑语从未断绝。她们看着沈伊心的变化,也看着我们一如既往的陪伴,常常感慨:“伊心,圈圈和Lucky,真是你最神奇的守护神。”
沈伊心总是笑着把我们搂紧,轻声回答:“不,它们是我的家人。是它们让我知道,无论我去往何处,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我们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只有细水长流的陪伴与守护。从马路中央的惊魂一瞥,到如今跨越山河的相互依偎;从学习“守纪”的懵懂小猫,到成为彼此生命中不可替代的锚点。我们治愈了她的孤独,她丰富了我们的世界。
时光流淌,生活继续。未来,或许还有更多的离别与重逢,更多的挑战与成长。但我知道,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我们——沈伊心,圈圈,还有Lucky——我们这三个紧紧相依的生命,将会继续书写属于我们的、温暖而坚定的故事。
因为,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全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