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日苏小小向道衍预言准确的下雨时间后,第二天她所住的客栈门口突然多了几个乞丐和卖烧饼的。
苏小小抱着穆船站在窗户边,一边给他顺毛一边数着楼下盯梢的人。
“姐,你怎么知道这几个乞丐是假的?”
“大概他们认为监视一个小丫头太简单,随便化个乞丐妆就上岗了。你见过哪个乞丐在饭点不讨饭,看见路人不要钱,从早到晚坐房檐下晒太阳的?”苏小小摇摇头,一点演员的自我修养都没有。
“真的耶,那个卖面条的也是,都不招呼客人。”穆船伸出猫爪指向楼下。
“这老和尚,真是一点功劳都不想要呢。”
“姐,你把朱皇帝的消息白送给那老和尚?图啥?”
“那消息本就是我搭上道衍和尚这条路的踏板,没指望拿它来邀功。我倒真希望他愿意揽下这功劳。”
“为什么?”穆船不明白为什么这种好事要让给那个老头。
“那样,我们的结盟对于我来说才会更有优势。只可惜这和尚还是太通透,他只想促成燕王起事,却不想把自己捧的太高。”从现在就开始担心“良弓藏”,这老和尚看得可不是一般的远。
苏小小关上窗户,最近她被严密监视,为避免麻烦,她所幸过上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日子,因为她在等。
等道衍去探查她的身份,等应天府送来的诏书,等朱棣见她。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十八日,夜。
月黑风高,北平城墙的轮廓在朦胧的月光下犹如铁铸的堡垒,为大明在华北平原建起第一道屏障。
哒!哒!哒!
急促的马蹄声踏碎深夜中的寂静。锦衣卫指挥使宋忠伏在马背上,腰间的铜牌在疾驰中发出沉闷的响声。
他望着越来越近的城门,用力夹起马腹,座下骏马吃痛,速度又快了几分。
他必须赶在燕王府眼线之前,把圣旨交给北平布政使张昺手上。
北平府城南,丽正门下。
“八百里加急,应天府锦衣卫指挥使宋忠入城公干,速开城门!”一声厉呵使安静的城门嘈杂起来。
随着木门吱呀呀开启,马队从起步到加速一气呵成,瞬间消失在夜色中。
而城门值房内,悄悄闪出一个小兵,趁人不注意融入夜色中向燕王府跑去。
城东悦来客栈,天字房。
苏小小此时还在沉睡中,天色即将放明,原本漆黑一片的街道变成墨蓝色,屋内也有了微光。
叩叩。。。。。。“苏施主?”叩叩。。。。。。“苏施主?”
见无人回应,门外僧人继续敲着房门并提高了音量,“苏施主快醒醒,贫僧是庆寿寺的和尚,道衍大师有要事相邀。”
苏小小瞬间惊醒,难道皇帝的圣旨到了?“请师父稍候片刻,信女这就起身。”
天还没亮就派和尚来请她,这既不合规也不合礼,只有一种可能,皇帝的圣旨到了,朱棣去找了道衍,并且要见她。
这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
苏小小匆忙推醒穆船,在用冷水草草擦了把脸,随手挽起头发揣上猫便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