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派人去监视苏小小,并吩咐城门卫注意从应天府方向来的信使。
就在昨天深夜里,他接到消息,宋忠带着太祖驾崩的圣旨到了北平,没有通知燕王府出城接旨,而是直奔布政使司张昺处。
等他得知圣旨内容时,发现竟然与苏小小的预言分毫不差,这不得不让他感到心惊。道衍还曾告诉他,苏小小很可能是袁天罡的后人。
莫非真是天意?在他举棋未定之际,送来这么一个“先知”,不论真假,既然此女已经看破天机,那么绝不能放走了。
朱棣居高临下看着苏小小,“在你梦中,龙蛇争渊,孰胜?”
苏小小心里翻了个白眼,用她的问题来问她,无非是想从她这个“袁氏后人”口中得到一个“天命所归”的谶语,好为他将来的篡逆之行镀一层金。
她脖子这会儿还疼着呢!!!
苏小小微微低头,垂下的眼睫掩盖住眼中的嘲讽,“此问,民女曾向道衍大师讨教,大师认为,蛇过渊而化龙。而此渊,是心中之渊还是山河之渊,民女不知。”
她把问题连同其中所包含的巨大风险,一并踢给了朱棣。
“好个伶牙俐齿的‘民女’。”朱棣紧了紧手又松开,转身在蒲团上盘腿坐下,拿起面前的茶杯一饮而尽。
“苏小小,你既然不远千里前来投奔明主,那今天便跟我回王府,让你一个孤身女子久居客栈,倒是本王失了礼数。”
“民女尚有行囊在客栈,可否让民女取回?”这么快就让她进王府,苏小小还是诧异的。
朱棣摆摆手,“不必,本王自会派人去取。”
“那民女谢过王爷!”苏小小面上说着拜谢,但心里还是有些担心那本书会不会出事,早知道出门就应该随身带着。
这时,道衍抿了口茶,似是随口一提,“苏施主,前些日子从蜀中来了一队镖师押送一笔巨款,你应知道城中最近不太平,所以那只镖队被扣押在布政使司,托王爷的福,帮你澄清了此事,如今银两已在王府中,请你记得核对。”
苏小小恨得牙痒痒,就说她到北平已经半个月了,她的钱哪怕走的拼船也该到了,可她连个毛边都没见到,天天在客栈里望眼欲穿,生怕她身上钱花光了银子还没到,闹了半天是被朱棣给截胡了,竟然还要她去感恩戴德?
啊呸!
“老和尚,既事已谈妥,本王不便久留,张昺、谢贵调兵最快也要一日,明后日府里要设灵堂摆道场,还需你来诵经,余事可在府中相谈。”朱棣说完便提刀准备走人。
“王爷慢走,老衲不远送。”道衍施礼道。
朱棣嗯了一声带头走出禅房,苏小小拜别道衍和尚后快步跟上朱棣。
“你的行囊中若有贵重物品可告知朱能,他会着重安排。”此刻朱棣的态度显然没有方才在禅房那么差,不是他良心发现,大约是希望苏小小再观天象得“奇梦”,会有让自己振臂一呼的理由。
“民女并无贵重之物,只是桌上几本书是民女还未看完的,劳烦大人帮忙收好。”其实那几本书都是志怪小说,穆船的那本书就夹在其中。
也不怪她买了那么多小说杂书,毕竟明朝是是历朝历代小说的鼎盛时期,四大名著中,有三本都出自明朝。
朱棣此次是便装出行,只带了一名心腹护卫朱能,“把这丫头带回王府,切记路上不要让人看到。”
苏小小原以为她可以坐来时的马车,不成想在她到了庆寿寺后,慧能便让马车回去了。
在没有马车的情况下,她看到朱能又返回到寺院,还想着是不是给她找马车或轿子去了,却完全忽略了古代直男大兵的脑回路。
朱能找和尚要来一件旧袈裟,顺势裹在苏小小身上并包住脸,像扛麻袋一般扔上了马背。
还在她怀里晕乎的穆船顺着她的衣领掉了出来,幸亏她手疾眼快抓住了。
就这样,苏小小大头朝下,手中攥着猫,被朱能挂在马背上去了燕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