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参考文献
中文著作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韦卓民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德]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15〕[德]康德:《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16〕[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7〕[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8〕[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9〕[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20〕[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1〕[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2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23〕[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24〕[德]黑格尔:《自然哲学》,梁志学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5〕[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张企泰等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2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27〕[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8〕[美]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
〔29〕[德]阿佩尔:《哲学的改造》,孙周兴、陆兴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30〕[美]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朱国钧、吴海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1〕[美]伯恩斯坦:《超越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郭小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
〔32〕[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33〕[加]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34〕[法]福柯:《主体解释学》,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5〕[美]巴雷特:《非理性的人》,段德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36〕[德]毕尔格:《主体的退隐》,陈良梅、夏清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