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们踏出木屋,午后的阳光正好穿过云层,将整片树林染成金色。溪水声重新变得清晰,几只山雀从头顶飞过,发出清脆的鸣叫。
“你说,那位林清音会不会是个女孩子?”白瑶忽然问,手指轻轻勾着韩素的小指。
韩素低头看着两人交缠的手指,唇角微扬:“为什么这么觉得?”
“直觉。”白瑶踢开脚边的石子,“那本笔记上的字迹很秀气,而且……她观察世界的方式很温柔。”
她们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银杏叶在脚下发出细碎的声响。快到公交站时,韩素忽然停下脚步。
“瑶瑶。”
“嗯?”
韩素从口袋里掏出一枚银杏叶书签,叶脉在阳光下清晰可见。“刚才在溪边捡的,给你。”
白瑶接过书签,发现背面用铅笔画着两个牵手的小人,旁边写着日期。
“以后我们也记日记吧。”韩素轻声说,“等三十年后再翻开,一定比那本笔记本更厚。”
回程的公交车上,白瑶靠着韩素的肩膀,指尖一直摩挲着那枚书签。窗外风景飞速后退,而她心里却装进了一个关于永恒的约定。
回到学校时,晚霞已经染红了天际。白瑶在宿舍楼下轻轻拉住了韩素的衣角。
“今天……像做了一个很长的梦。”她的声音里还带着郊外清新的气息。
韩素转身,将她的手拢在掌心:“那以后我们多做些这样的梦。”
路灯突然亮起,暖黄的光晕为韩素的侧脸镀上一层柔和的轮廓。白瑶望着她,忽然想起小溪边那个荒废的木屋,想起那本记录了三十年时光的笔记。
“阿素,”她轻声说,“我们也会有自己的三十年吧?”
韩素没有立刻回答,只是从背包里取出那本在旧书店买的空白笔记本。扉页上,她刚刚用笔写下:
“致我们的三十年——从第一条溪流开始。”
白瑶的眼眶微微发热。她接过笔记本,在第一页郑重地画下两个牵手的简笔画,旁边标注着今天的日期。
宿舍楼的灯光次第亮起,而她们在渐浓的暮色里相视而笑。这个冬天,因为有了共同的秘密与约定,变得格外温暖。
那本笔记本很快就被赋予了生命。
周二的翻译课上,白瑶在页脚画下打瞌睡的老师;周五的食堂里,韩素记下白瑶被辣得眼泪汪汪还要坚持吃麻辣香锅的可爱模样。
她们甚至偷偷收集了校园里四季的花瓣——春天的玉兰,夏天的栀子,秋天的桂花,现在正好夹进一片冬日的腊梅。
某个熄灯后的夜晚,白瑶打着手电筒悄悄爬下床,把一张纸条塞进韩素的被窝。韩素展开一看,上面画着一轮弯月,旁边写着:
“今晚的月光和溪边那天一样美。”
下铺传来细微的响动。片刻后,一只手伸上来,轻轻握了握她的指尖。黑暗中,她们不需要言语,只是这样简单的触碰就足以让心跳同步。
笔记本越来越厚,就像韩素承诺的那样。而她们都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本日记,更是她们共同编织的,关于未来的承诺。
班歌大赛这天终于到来,经过了一个月的艰苦训练,大家终于能够游刃有余的掌握了这首歌曲的唱法。
幕布缓缓拉开时,白瑶感觉自己的心跳快得要挣脱胸腔。台下黑压压的观众席像深不见底的海,让她一阵眩晕。她下意识地攥紧了裙摆,指尖冰凉。
“别怕。”
身旁传来韩素压低的声音,很轻,却像锚一样定住了她晃动的神思。白瑶微微偏头,看见韩素站在聚光灯的边缘,侧脸平静得像月光下的湖面。可她知道不是——韩素垂在身侧的手正无意识地摩挲着裤缝,那是她紧张时才会有的小动作。
前奏响起的瞬间,白瑶看见韩素的喉结轻轻滚动了一下。
“Mylifeisbrilliant。。。”
韩素开口的刹那,所有紧绷的线条都从她身上消失了。她的声音像浸过溪水般清冽,每个音节都稳稳地落在节奏上。但当她唱到“Isawyourfaacrowdedplace”时,目光不经意地扫过白瑶,那个短暂的凝视让白瑶的心跳漏了一拍。
轮到合唱部分时,白瑶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要发抖。就在她唱出第一个音的瞬间,韩素忽然向她的方向微微侧身。这个细微的角度调整让她们的声波更好地交融,像练习时无数次那样——韩素总是能用最不着痕迹的方式托住她可能飘忽的音准。
副歌来临前,白瑶感觉有汗珠顺着鬓角滑落。就在这时,韩素的手指在身侧悄悄对她比了个“OK”的手势。那是她们深夜练习时常做的小动作。
“Yourebeautiful,itstrue。。。”
唱到这一句时,韩素突然转头看向她。那道目光穿过舞台上的光与影,温柔而坚定,仿佛在说:这句话,我是对你唱的。
掌声雷动时,白瑶才意识到眼眶有些湿润。退场时经过昏暗的侧幕,韩素的手轻轻碰了碰她的指尖,很快松开,却留下了一丝温暖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