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白瑶再次点头,眼圈有些发红。
看着韩素拖着行李箱走进教学楼的背影,白瑶站在原地,直到那身影完全消失在楼梯拐角,才缓缓转身离开。胸口空落落的,仿佛韩素不仅带走了行李,还带走了她一部分的呼吸。
这一周,对白瑶而言,过得格外缓慢。
她依然按部就班地上课、去图书馆、吃饭、睡觉,但身边少了那个沉静的身影,一切都显得索然无味。她习惯性地在食堂点两份菜,回头才发现对面空着;在图书馆总会占两个位置,然后看着旁边空荡荡的椅子发呆。
她们每晚都会视频。通常是在韩素结束一天高强度的培训之后。屏幕那头的韩素看起来有些疲惫,但眼神依然明亮。
“今天讲了论证结构的优化,很有启发。”韩素会跟她分享培训的收获,偶尔也会抱怨训练的强度,“脑细胞死了一大片。”
白瑶就捧着手机,看着她絮絮叨叨,有时会把摄像头转向自己正在看的书或者窗外的月亮:“你看,今晚的月亮很圆。”、“我今天又看了一遍你帮我修改的竞赛作文。”
她们聊着琐碎的日常,仿佛对方从未离开。每次挂断前,韩素总会轻轻碰一下屏幕,指尖落在白瑶脸颊的位置,而白瑶也会凑近,做出一个亲吻的姿势。这是她们之间笨拙又甜蜜的晚安。
周五晚上,白瑶一个人去了她们常去的那家甜品店,点了两个甜筒。她拍了一张照片发给韩素:「帮你吃了你的那份,巧克力味还是那么棒。」
韩素很快回复:「欠我一个甜筒,记下了。明天回去讨债。」
看着这条消息,白瑶对着手机傻笑了很久。明天,阿素就回来了。
这一周的分离,让她更清楚地意识到,韩素早已像氧气一样,无声无息地渗透进她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可或缺。那种思念,不是撕心裂肺的,而是像背景音一样持续存在,在每一个独处的瞬间悄然浮现。
周六中午,白瑶早早等在了校门口。当那个熟悉的高挑身影拖着行李箱,逆着光向她走来时,她的心跳快得像是要蹦出来。
韩素也看到了她,脚步明显加快。走到面前,她们甚至来不及说话,韩素便张开双臂,将白瑶紧紧拥入怀中。行李箱倒在一边,无人理会。
“我回来了。”韩素的声音带着长途跋涉的沙哑,在她耳边响起。
白瑶把脸埋在她带着室外凉气的外套里,用力呼吸着属于她的、令人安心的气息,一周来的空虚瞬间被填满。她抱得更紧了些,闷声说:“欢迎回家。”
她们在人来人往的校门口拥抱了很久,不在乎旁人的目光。
回到宿舍,韩素打开行李箱,拿出一个印着省城大学logo的笔记本,递给白瑶:“给你的。培训笔记的副本,重点都做了标记,对你以后考六级或者竞赛都有用。”
白瑶接过这本沉甸甸的笔记,知道这一周韩素在高压培训下,还分心为她整理了这些。这份心意,比任何礼物都珍贵。
“还有,”韩素顿了顿,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那张写着“白瑶—英语竞赛阅读三等奖”的打印通知,纸张已经有些褶皱,但被仔细地抚平过,“这个,我带去了省城,放在枕头下面。它和你的项链,是那一周里,支撑我的两样东西。”
白瑶的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她踮起脚尖,吻住韩素。这个吻,带着思念、骄傲、以及失而复得的珍重。
她们额头相抵,分享着彼此的呼吸。
“下次,”白瑶轻声却坚定地说,“下次,我们一起站上省赛的领奖台。”
韩素看着她眼中闪烁的泪光和决心,温柔地笑了:“好,一言为定。”
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桌上并排放着的两个奖状——一个是阅读三等奖,一个是写作一等奖。它们见证了各自的努力,也预示着未来,她们将在彼此的支持下,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而这一周的短暂分别,让她们更加确信,无论前路如何,她们都想牵着对方的手,一起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