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一个微信。”
不是疑问句,而是肯定句,带着点不容拒绝的语气。
“好。”
也是,反正沈舒笙作为剧本编辑,之后工作多多少少要进行交流,加联系方式是必需的。
“到家了,记得发个消息。”沈舒笙把手机递了过去。
“好。”裴柚扫过了她的二维码,把好友申请发了过去。
小区门口离她所住的那栋楼很近。
回了回消息,就已经快要走到去。
她抬头看了看路,返回消息列表的时候,后知后觉地发现沈舒笙刚才就直接要加她可能不是因为后续工作的展开,而是担心她的安全。
尽管只是小区门口到某栋楼的距离。
*
沈舒笙的ID很简单,就是一本书和一个音乐的表情符号,舒笙,书声。
她的头像看起来倒不太年轻。
是一张仰拍视角的天空照片,背景是纯净的蓝。
右下簇拥着往上盛开的乳白色花朵隔着些许距离,托住浅浅的一轮月牙。
裴柚用钥匙打开门,越想越觉得这照片很像沈舒笙。
背景像,明月像,盛开的花朵也像。
人们常说手可摘星辰。
其实连舒展的花瓣都需要仰望。
她小心翼翼地点进她的朋友圈。
她觉得这个行为很正常,人总有好奇心的吧。谁加了别人好友,不看看别人朋友圈的,除非那人是快递小哥或者代购小姐,哈哈哈。
看得出来,她不常发朋友圈,没滑几下就落到了地。
多是一些和艺术相关的转载文章。
照片不多,是她本人照片的照片就更不多了。
认真看过去,其实只有一张和她老师的合照。
她穿着学士服端正地看向镜头,原相机下五官还是那么能打。
只是在这这么重要的日子,身边是这么重要的人,她的笑容还是这么端庄。和旁边搂住她肩膀,笑得格外真切开怀的西方女人形成明显的对比。
她把照片放大,手指戳了戳沈舒笙的脸。
沈舒笙的长相实在太有迷惑力,她又觉得不太真实。
楼下的那个想法,几乎是一想出来,裴柚就否定了它,因为总觉得和沈舒笙不食人间烟火的长相气质不太搭。
但是几秒过后,她又默默撤回这个否定。
人决不可貌相!
在她眼里不食人间烟火的沈舒笙在不认识她时,仅仅是因为看见她的不适,就给她送上了热水。看到她喝得有点多,独自回家不安全,再晚也揽下接她回去的任务。
好像更多是外冷内热,面冷心善。
她被这个可能逗笑了,没有别的意思,她单纯地回想起杂志社小编辑的那一番话。
那时的她成功地发表了第一本书,发表之后,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