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请与我共赴硝烟 > 采访(第2页)

采访(第2页)

“进来”

“程念,我来采访,我先把机器摆好。”

程念点头,陆知野将摄像支架摆好,录音设备打开。两个人相对坐下。

陆知野:“程医生,能和您这样坐下来聊聊,真不容易。”

程念“嗯”了一声。

“这些天,我看到了太多……破碎的家庭。有时候我在想,战争到底留下了什么?”

程念沉默片刻,说道:“战争带来的,是无数个“原本不该这样”。”她指了指门外的病房,“那个原本该挣钱养家的男人,失去了一条腿;那个原本该在学校里唱歌的女孩,被炸弹炸聋双耳;那个原本该在父母身边的孩子,成了孤儿……战争把“正常”和“未来”从人们身上生生剜掉。”

陆知野又问道“我注意到,这里救治的人……有平民,也有穿着不同军服的士兵。那您面对那些……那些可能刚刚还在伤害老百姓的士兵时,您是如何说服自己,去救治他们的?”

程念看着陆知野,眼神清澈坚定:“在这里,没有“敌人”,只有“病人”。这是我的原则,也是这所医院的准则。”她又说“当我穿上白大褂,我看到的不是他的身份,而是需要帮助的生命。救治他,不是认同他,而是在守护“生命”本身的价值。”

陆知野深深动容,接着说道:“我明白了,这真的很伟大。那么,程医生,有没有哪一个伤员,或者哪一个瞬间,让您觉得特别无力,或者说,特别心痛?”

程念眼神黯淡下去,她低下头,轻轻说了两个字“……阿里。一个九岁的小男孩。很爱笑,即使被弹片划伤了大腿,换药时也总是不哭。他最喜欢我口袋里的听诊器,总是好奇地拿起来去听自己心跳的声音。”她的声音开始有些颤抖,“他昨天……死于破伤风。因为昨天我们的破伤风抗毒素用完了。就这么简单,用完了。”

她抬起头,眼眶通红,压抑着自己的情绪。“他因为一种在和平地区不可能致死的感染……心跳就停止了,明明之前他听着自己的心跳那么有力。那无力感,比任何一场手术失败都要沉重。我们常常输给残酷的现实。”

陆知野:“正是这种残忍,反而衬托出您和所有同仁们坚守的价值。如果让您对引起这场战争的各方,说一句话,您会说什么?”

程念抬头望向远方:“停下来。看看你们做了什么。看看这些被你们摧毁的普通百姓。”她收回目光,看向陆知野,“但我不会对他们说。我的话没有用。我只会专注自己能不能再多救一人。”

陆知野合上笔记本,没有再问。两人静静地坐在暮色里。

。。。。。。。。

陆知野不属于任何官方媒体,是一名自由撰稿人,日常会为多家国际知名媒体、新闻社供稿。她因为在一些重大事件中做出的深入调查和报道,在全球积累了很高的声誉和大量粉丝。

陆知野根据这次深谈写的报道,标题为《一间不问身份的战地医院》。文中带入了程念“没有敌人,只有病人”的原则,讲述了小阿里的故事,程念那句“我们守住了作为医生的底线,却常常输给残酷的现实”是的全文灵魂语句。

这篇报道引发了国际社会强烈的共鸣和反思。让外界看到了在战争和对立中,依然存在的人性的光辉。

后续陆知野又发表几篇文章反响都很激烈,其中一篇,陆知野回忆对程念的采访。

陆知野:“程医生,上次的报道发表后,国际上反响很大。但今天我想聊点更深刻的话题。在这里,除了医疗资源,你们还面临什么挑战呢?”

程念用白服擦了擦手,目光看向远方巡逻的士兵,她苦笑了一下,“是‘立场’。在这里,治病救人本身,成了一种需要去解释清楚的“立场”。”

她的声音疲惫:“上周,政府军巡逻队扣下了我们一辆运送医疗药品的卡车,理由是“需要检查是否夹带违禁品”,扣留了七天。上个月,自由阵线因为我们收治了一名他们送来的血牙帮俘虏,责骂我们,断掉了我们一条补给线的通行许可。而血牙帮……他们不需要理由,他们只是会用枪口提醒我们,他们随时可以拿走这里的一切。”

“我们每天除了治病救人,还要花费大量精力与各方沟通、解释、周旋……我们不是在救治,我们是在走钢丝。”

陆知野快速在笔记本上记录着:“那你们如何坚守“中立”呢?”

程念:“很简单,谁躺在手术台上,谁就是病人。但真的执行起来,需要付出代价。”

陆知野的又一篇题为《战地医院在钢丝上缝合生命》的报道,再次引发了巨大关注。她描述了友好医院在三大武装力之间艰难的生存。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