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被评为浙江省成长性科技型企业百强,同年,陆续被评为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2016年以前,你买一包康师傅桶装牛肉面,打开后,三个调味包也许会少一包。因为生产线速度很快,靠人工用肉眼来检测调味包有没有缺损,从疲劳度和精准度来说,差错无法避免。2016年开始,康师傅采用利珀科技的“桶面物料视觉在线检测系统”。这一系统可以每分钟检测超过500桶,实现零漏检,速度和精度都完全秒杀人工。同时还附赠其他功能,如检测有无面渣、脏污等缺陷。
创始人王旭龙琦介绍,对传统企业来说,机器视觉的好处首先是降低了人工成本。比如康师傅,装上这一系统后,每条生产线可节约16名工人。而康师傅主要的桶面生产基地共有11个,生产线多达100多条。这也是2008年以后,机器视觉在中国越来越“火”的原因,因为人力成本对制造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而机器视觉可以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
不过,利珀科技的制高点在于,除了降低人力成本,还能教机器人看懂生产。农夫山泉也是利珀科技的客户。当时,11家公司一起“秀肌肉”——竞标农夫山泉的检测项目,其中不乏上市公司,但只有利珀科技达标。王旭龙琦分析,公司的检测精度达到99。99%,检测速度每分钟900~1000个,这两项指标远优于其他公司。而且利珀科技引入人工智能,检测系统可以通过图像大数据不断进行优化,变得更“聪明”,更符合企业的生产需要。
利珀科技能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也离不开合作企业对利珀的帮助,更离不开社会各界对利珀的支持。“让身边的人更好”,利珀从未忘记过自己的理念,一路走来,利珀脚踏实地,积极变革创新,努力研发生产出更好的人工智能设备,帮助企业实现“机器换人”,提高企业生产力。“让机器人看懂制造”是利珀的目标和决心,而本次获金奖也让利珀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未来,利珀科技将继续在机器视觉领域贡献自己的技术力量,与兄弟企业光珀智能一起用机器视觉改变世界。
5。拉酷:提供一种感知输入的新方式
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清华大学拉酷团队脱颖而出,喜获全国金奖,同时清华大学获评“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拉酷团队,2015年1月加入清华x-lab。Nums是拉酷科技推出的智能键盘系列产品,曾荣获德国红点奖的至高殊荣“红点至尊奖”。Nums成品是一张厚度仅有0。2mm的膜,覆盖在电脑的触摸板上,与软件配合使用,使笔记本电脑的触摸板拥有更加丰富和便捷的功能。
Nums超薄智能键盘既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中国创造,又是高利润的软硬结合的互联网入口。
2013—2015年,基本每年的笔记本电脑出货量都在1。7亿台,2016年单月出货量也在千万台以上,这些笔记本拥有者也是拉酷的潜在用户。在2015年初,拉酷获得了140万元的种子轮投资,2016年11月获得了500万元的天使轮投资。
目前拉酷已完成来自启迪、泰有等知名机构及清华校友陈大同博士在内的多位知名投资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创始人等两轮近千万人民币融资,到达Pre-A。Nums在研发过程中,被全球用户争相留言求购,并于2016年底登陆众筹,首日即突破十万销量。2016年入驻清华“创+”,并得到支持。
团队成员如下。
龚华超,工业设计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国际三大设计奥斯卡大满贯。
何旭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学院,原在我军某网络部队工作。
郝苏丹,具有3年互联网企业从零到一创业运营经验。
刘栋,市场营销专业,原奇虎360IOT部门市场经理,市场营销工作经验丰富。
拉酷目前的核心产品就是键盘智能膜,主要用于页游、端游。产品形态:硬件(贴膜)+软件(应用),使普通的笔记本触摸板拥有更丰富和便捷的功能。应用人群有以下四类。
①通用人群:解决普通笔记本的数字输入不便和常用快捷键功能(Mac系统的截屏、MS系统的搜索、购物、上网等)。
②财务人群:数字输入和炒股快捷键、统计键等。
③游戏人群:常见游戏的快捷建、运营功能等。
④其他人群:设计师(Photoshop快捷键、常见的网页设计软件功能键等)等。
“90后”设计师龚华超在硕士毕业前就收获了世界三大设计奖项:德国红点至尊奖、德国iF设计大奖、美国IDEA奖。龚华超在总结自己能够获奖的原因时,说道:“因为热爱设计和创新,我总是去发掘那些人们已经不得不去适应的不方便,那些人们觉得‘就只好这样了’的隐蔽‘毛刺’。”
“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一种谋生方式”是龚华超创业的一大感悟。他始终认为,不能为创业而创业。创业者不要先想如何赚钱,而应该真诚地去解决一个问题,给社会带来价值。
拉酷的愿景是“中国创造,世界未来”。拉酷希望打造“简约实用”的中国原创产品,为用户创造价值,进而影响世界,从设计思维的角度出发,连接更深层次的文化诉求,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社会、商业的双赢局面。
6。杜仲精粉茶及相关产品产业化开发
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杜仲精粉茶及系列产品产业化开发”项目获得金奖。
陕西仲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技术推广的科技型企业。公司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日杜仲研究所、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西部科学观测试验站等平台,注重技术研发,生产的杜仲精粉茶系列产品已具备产业化开发的条件。
项目创始人朱铭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先后师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苏印泉教授、尉芹教授和北京林业大学孙润仓教授,从事基于生物炼制的杜仲资源开发方面的研究工作。
朱铭强2013年成立公司,开始进行杜仲优良品种栽培和推广。一路走来,他的团队已吸纳了9名博士和6名硕士,并将产品远销海外。和传统中药材种植不同,他的团队引导农民将杜仲种植由过去的乔林改成叶林,并形成杜仲精粉、多糖、木醋液、杜仲胶生产的全产业链。他希望能够和团队成员一起,开发出杜仲更多的效用。
朱铭强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杜仲是一种全身都是宝的植物。它的树叶和树皮可以开发为保健品,为广大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木材可以加工成为木醋液产品——一种药肥两用的产品,还可以做成活性炭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这个产业很有前景。”朱铭强的团队和企业目前拥有50多项国家专利。在他的带领下,新疆、陕西、宁夏等地有200多农户开始了新的杜仲种植,最多的一户年收入200多万元。
公司未来将要达到杜仲产品种类丰富化、产品质量稳定化、产品功能明确化以及产品使用大众化的目标。通过自己与团队的合作和奋斗为杜仲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开发新的产品,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劳动岗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无暇诠释,悄然潜行,低调奋斗,成就伟业!只为实现杜仲梦,强国梦,成为杜仲人!”朱铭强以此勉励自己。
7。M-Cloud:智慧存储云
“M-Cloud智慧存储云”由华中科技大学存储研究团队研发。“华中存储”作为国内该方向的顶级科研队伍,为解决行业痛点,经8年科研和4年行业应用,形成M-Cloud智慧存储云。
比起其他声势浩大、背景雄厚的参赛团队,这支队伍显得单薄而特别。没有声名显赫的创业导师,没有五花八门的宣传形式,其项目负责人肖芳博士冷静而专注,一副略显斯文的眼镜背后目光如炬,他用低沉而清晰的声音向大家介绍着他们的代表作品M-Cloud。他的背后是隶属于国际著名科研队伍“华中存储”的研究团队,是一群靠科研兴趣和时代使命驱动而攻坚克难的可爱的人。这是周可教授带领的好几代博士十余年的求索之路。
用肖芳自己的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总有人要站出来代表团队发声,我只是站在了大家的肩膀上,为科研成果的转化尽我所能而已。”最终,这个低调勤恳的团队在比赛中尽显实力,收获了成绩,也取得了多个投资意向。
M-Cloud有两大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