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双世 > 家庙告祭循古礼 崔府议事定聘期(第1页)

家庙告祭循古礼 崔府议事定聘期(第1页)

平城的秋意已深,疏影院的榆叶梅落尽了最后一片花瓣,庭院里的青石板被晨露浸得微凉。景穆忠天未亮便起身,身着一身玄色祭服,腰束玉带,鬓边簪着支素银簪,往日镇守边疆的肃杀之气,被今日的庄重取代。今日是景家为下聘之事举行家庙告祭的日子,按北魏世家礼制,婚嫁乃宗族大事,需先告慰先祖,求得庇佑,方能行后续聘礼之仪。

景家的家庙设在府宅东侧的僻静院落,不大却规制齐全。朱红庙门漆色鲜亮,门楣上悬着“景氏家庙”四字匾额,是景穆忠祖父辈传下的旧物,字迹遒劲,透着几分岁月沉淀的厚重。推开庙门,一股混合着檀香与柏木的清香扑面而来,院内两侧植着两株老柏,枝干虬劲,叶片上凝着晨露,在晨光中泛着暗绿的光。正堂内,供桌铺着明黄色锦缎,上面陈列着三牲祭品——整只的猪、羊、鸡收拾得干干净净,旁侧摆着鲜果、酒樽、黍米,皆是精心挑选的上等之物。供桌后方,是景氏历代先祖的牌位,木质乌黑发亮,牌位上刻着先祖的名讳与官职,香烟缭绕中,更显肃穆。

孟贞姬身着深紫色祭服,鬓边仅插一支素银钗,正领着丫鬟们最后核对祭品。见景穆忠进来,她连忙迎上前,声音放得极轻:“都准备好了,告祭文也按规矩誊写在了素帛上,你看看可有不妥。”

景穆忠接过素帛,上面的字迹是孟贞姬亲笔所书,工整秀丽,详细列明了景氏与崔氏联姻的缘由——“景氏嫡女林珏,年十四,淑慎端良,聪慧敏达;崔氏嫡子恬,年十六,温文尔雅,才学出众。今遵礼制,结缔秦晋之好,婚期定於明年立夏。谨告先祖,伏惟庇佑,两家和睦,子孙绵延。”

“甚好。”景穆忠点头,将素帛递还给孟贞姬,“让珏儿和定国进来吧,告祭需宗族子弟在侧,虽人丁单薄,礼数却不能废。”

不多时,景林珏与景定国并肩走来。景林珏身着浅青色祭服,裙摆绣着细密的回纹,正是孟家传下的样式,腰间悬着“孟氏风骨”玉佩,面色沉静,只是眼底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景定国穿着一身小尺寸的玄色祭服,身形挺拔,脸上带着几分少年人的拘谨,却努力板着脸,模仿着父亲的庄重模样。

告祭仪式由景穆忠亲自主持。他手持三炷香,在烛火上点燃,待香火燃起袅袅青烟,便缓步走到供桌前,躬身三拜,将香插入香炉。随后,孟贞姬领着一双儿女上前,依次上香跪拜。景林珏跪在蒲团上,额头触碰到微凉的地面,鼻尖萦绕着檀香,心里却五味杂陈——这仪式越是庄重,便越提醒她,这场她极力想避开的婚事,已如泰山压顶,难以撼动。

跪拜完毕,景穆忠拿起素帛告祭文,朗声诵读。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在寂静的家庙内回荡,每一个字都透着世家主的郑重。景林珏垂着头,听着“婚期定於明年立夏”的字句,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祭服的下摆,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

告祭文读罢,景穆忠将素帛放在供桌旁的铜炉内焚烧,素帛化为灰烬,随着青烟飘向空中,仿佛是向先祖传递着这份婚约的讯息。随后,众人再次跪拜,才算完成了家庙告祭的全部礼仪。

走出家庙时,晨光已洒满庭院。孟贞姬松了口气,对景穆忠道:“告祭已毕,接下来便是文书与聘礼清单的拟定了。按北魏礼制,婚书需用朱砂书写在素绢上,列明双方家世、嫡庶身份、婚期、聘礼与回礼清单,还要请两位族中长辈作保。咱们景家在平城的族亲不多,我想着请孟明和你早年的部将赵将军作保,不知你意下如何?”

“可行。”景穆忠颔首,“孟明是你娘家弟弟,赵将军与我出生入死,皆是可靠之人。聘礼清单要周全,既不能失了景家的体面,也不能逾矩。崔家是汉人世家之首,咱们虽不及他家根基深厚,却也不能显得寒酸。你拟定一份初稿,重点放在实用之物上,比如良田、布匹、药材,再备些玉器、锦缎,凑齐‘六礼’之数便可。”

北魏世家联姻,“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是核心,纳征(下聘)的聘礼需包含谷米、布匹、玉器、牲畜、钱财、礼器等,象征着对女方的尊重与两家的诚意。孟贞姬应下,便转身去筹备文书与清单,留下景穆忠带着一双儿女在庭院中。

“爹爹,”景定国忍不住开口,“方才听母亲说要请赵将军作保,那使者人选呢?咱们家的部曲虽勇猛,却大多是军中出身,不懂世家联姻的礼仪,怕是难当使者之任。”

景穆忠叹了口气,这正是他头疼之事。使者需是身份体面、熟悉礼制、能言善辩之人,景家人丁单薄,族中子弟要么年幼,要么在外任职,竟无合适人选。他看向景林珏,见女儿神色平静,似有思虑,便问道:“珏儿可有想法?”

景林珏抬眸,语气沉稳:“爹爹,前日你说崔家与咱们有婚约之谊,且崔浩大人与你相交甚笃。如今咱们人丁单薄,不如去崔家一趟,一来商议下聘的具体事宜,沟通两家感情;二来,可向崔家借几位得力之人,充当使者与随从。崔家门生故吏众多,定然有熟悉礼制、身份合适之人,且借崔家之人出使,更显两家亲厚,也不违背‘士庶天隔’的礼制。”

景穆忠眼睛一亮,女儿的提议正合他意。崔家作为汉人世家之首,族中与门生皆是身份体面之人,借他们充当使者,既解决了景家人手不足的难题,又能彰显两家联姻的重视,可谓一举两得。“好,便依你所言。今日午后便动身去崔府,你与定国一同前往,也好与崔恬、郑夫人多亲近些。”

景林珏心中微叹,面上却恭敬应下。她知道,这一趟崔府之行,既是为了借人,也是为了应付这场婚约的各种繁琐礼节,只是想到要再次面对崔恬那纯粹却炽热的目光,她便觉得心头沉甸甸的。

午后,景家的马车驶离疏影院,朝着崔府而去。崔府位于平城的核心地段,朱红大门巍峨气派,门楣上悬着“清河崔府”的鎏金匾额,门前立着两尊石狮,威风凛凛。马车刚停稳,崔府的管家便已迎了出来,显然是早已得了消息。

“景将军、景小姐、景公子,我家老爷与夫人已在府中等候多时了。”管家恭敬地行礼,引着三人往里走。崔府庭院深阔,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长廊两侧种着桂树,正值花期,满院飘香。穿过后院的莲池,便来到正厅,崔浩与夫人郑令淑已在厅前等候。

郑令淑身着一身深紫色锦袍,袖口绣着缠枝莲纹,头上插着一支碧玉簪,气质温婉端庄。见景林珏进来,她立刻笑着迎上前,一把拉住她的手,指尖带着温润的暖意:“珏儿,许久不见,又长好看了!这眉眼愈发清丽,性子又沉稳聪慧,真是委屈恬儿那孩子,能娶到你这样的好姑娘,是他的福气。”

景林珏脸上露出得体的浅笑,语气恭敬:“夫人过誉了,珏儿愧不敢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