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点卯识妖 > 卯时八刻(第1页)

卯时八刻(第1页)

接下来的两日,叶舟如同在刀尖上行走。

他依旧每日准时点卯,面对张班头看似关切实则试探的询问,他脸上的挫败感日益浓重。“班头,那刘老六的案子……卑职无能,实在查不出更多了。街坊邻里问遍了,都说他老实本分,许是……许是真如王捕快所言,时运不济,撞了邪祟。”他甚至在一次“无意”的闲聊中,向几个同僚透露,发现刘老六生前似乎欠着街口胡瞎子几个小钱,暗示可能因债务纠纷引来祸端,只是苦无证据。

这消息如同滴入油锅的水,迅速在衙门底层传开,自然也流向了有心人的耳朵。叶舟能感觉到,那些若有若无监视着他的目光,似乎松懈了些许。张班头甚至难得地“体恤”了他一回,将一桩城外村落耕牛走失的琐事派给了他,美其名曰“换换脑子”。

叶舟欣然领命,骑着衙门那匹瘦骨嶙峋的老马出了城。他确实需要暂时离开宁波府城的漩涡中心,一方面麻痹对手,另一方面,他也需要空间冷静思考,并尝试联系白先生和吴老板可能找到的线索。

城外阡陌纵横,稻田青绿,远处是蜿蜒的海塘和一望无际的灰蓝色大海。咸湿的海风扑面而来,吹拂着他紧绷的神经。他按图索骥,找到了丢失耕牛的村落,草草询问了几句,做了记录,便借口勘察周边地形,信马由缰地登上了附近一处可以眺望海景的高坡。

王守仁……

这个名字在他心中盘旋。恩师李正阳在金华时,似乎也曾提起过此人,言语间颇为推崇,称其不仅学问精深,更难得的是“知行合一”,于军政刑名皆有建树。若真能得此人援手,局面或可扭转。但按察使司佥事,对于他这等微末小吏而言,不啻于天上的人物。如何能见到?见到了,又如何取信于他?自己手中的证据,分量足够吗?

他望着远处海面上星星点点的帆影,那是往来于宁波港的商船,其中是否就有赵家,或者与那倭人松平有关的船只?这繁华的海贸之下,究竟隐藏着多少暗流?叶舟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仿佛一叶孤舟,行驶在迷雾笼罩的惊涛骇浪之中,方向难辨,危机四伏。

在城外磨蹭到日落时分,叶舟才慢悠悠地骑马回城。他没有直接回衙门复命,而是绕道去了听海阁。

茶馆里依旧热闹,说书先生正唾沫横飞地讲着《水浒》。吴老板在柜台后拨弄着算盘,见到叶舟,眼神微不可察地交汇了一下,轻轻摇了摇头。叶舟心中一沉,知道暂时还没有王守仁的消息。

他找了个角落坐下,要了一壶最便宜的茶,看似在听书,实则心神不宁。直到说书结束,茶客渐散,白先生才抱着三弦,慢悠悠地坐到了他对面。

“叶小哥,”白先生的声音压得极低,如同耳语,“王大人行踪打听到了些。三日前,他确在镇海卫巡查军备,按行程,约莫还需三五日方能返回宁波府城。”

三五日……叶舟指尖微微一颤。时间比他希望的更长。赵家那边,能稳住这么久吗?

“不过,”白先生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老夫另有一条线索,或可一搏。听闻王大人身边有一随从,姓陆,是其心腹,颇受信任。此人好酒,尤喜城西‘刘伶醉’的十年陈酿花雕。每日戌时前后,若无要事,常会去小酌几杯。”

叶舟的心脏猛地一跳。王大人身边的随从!这确实是一个迂回接近的机会!若能先说服这位陆随从,或许就能搭上王守仁的线。

“消息可靠吗?”叶舟强压住激动,低声问。

“八成把握。”白先生捻须道,“是老夫一位旧友,曾在镇海卫当差,与那陆随从有过数面之缘,知其嗜好。”

“多谢先生!”叶舟由衷感激。白先生和吴老板,是他在这孤城之中,难得的温暖与依靠。

“小心为上。”白先生拍了拍他的肩膀,抱起三弦,又恢复了那副落魄说书人的模样,蹒跚着离开了。

戌时初,城西“刘伶醉”酒馆。这里不算豪华,但酒香醇厚,是不少老酒客的聚集地。叶舟换了一身普通的棉布长衫,提前到了这里,选了个不起眼但能观察门口的位置坐下,点了一壶酒,两碟小菜,慢慢啜饮着,目光却时刻留意着进出的客人。

约莫过了两刻钟,一个穿着青色劲装、腰佩短刀、身形精干的汉子走了进来。他约莫三十五六年纪,面容普通,但眼神锐利,步伐沉稳,一看便是行伍出身。他熟门熟路地走到柜台,丢下几个铜钱:“老规矩,一壶花雕,切半斤酱牛肉。”

掌柜的显然认识他,笑着应下:“好嘞,陆爷稍坐。”

陆爷!叶舟精神一振,目标出现了。

他看着那陆随从在靠窗的一张桌子旁坐下,自斟自饮,并不多言,只是偶尔抬眼扫视一下周围,带着职业性的警惕。叶舟没有立刻上前,他在等待合适的时机,也在观察此人的性情。

酒至半酣,陆随从的脸上微微泛红,眼神也柔和了些许,但仍不失警觉。叶舟知道,不能再等了。他端起自己的酒壶和酒杯,深吸一口气,仿佛鼓足了勇气,走到陆随随的桌前,拱了拱手,脸上挤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属于底层小吏的谦卑与忐忑: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