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罗斯福有一次被盗,知道这一消息的朋友纷纷向他表示安慰。但他并没有把这一问题看得十分严重,说:“这实在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第一,他只偷去我的资产,而没有要我的生命;第二,他偷去的只是我的部分财产,而不是我的所有资产;第三,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换一个角度,原来的悲剧完全可以转化为喜剧。如果你也像罗斯福这么想,你还会有什么不开心的呢?
打开心灵的窗户,容纳整个世界:
封闭的心灵使人无法与外界沟通,囿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打转,这样永远无法体会生命运动的乐趣;
开放的心灵使人像大海一样容纳百川的归来,尽可能地吸纳世界上的新鲜事物。其乐也融融!其乐也泄泄!
很难想象,一个封闭的心能有多快乐。永远在自己的圈子打转,永远不走出去,永不和别人交往,自己的世界就是死水一片、波澜不惊。没有变化的生活是枯燥的生活,没有变化的生活是没有生机的世界。没有生机,哪有快乐?
敞开自己心扉,容纳世界上一切可以容纳的东西,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充满生机和活力、充满变化与新鲜,这样才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过一辈子。
凡事看开。
不要拘泥小节。
随缘。
充满爱心。
……
打开心扉,快乐自来。
如果你的一生没有几件开心的事情,你的一天没有几声爽朗的笑声,那只证明你最不会活。
人活一辈子,需要的东西还真多。只有婴儿和老人活得最本真。婴儿刚生下来,还不会争、不会论、不会抢、不会夺,而老人已经和别人争过、论过、抢过和夺过了,现在他不得不躺在病榻上,身体破败得像一床棉絮,掐着手指数日子,生命进入了倒计时:“要什么荣华富贵,要什么功名利禄呢?只要让我活着,就好!”是啊,临去之人,其言也善。可是,为什么年轻时我们不会明白、不会生活、不会将最宝贝的光阴用在最有意义的事情上,而只会较劲,杯弓蛇影,无限矫情?
有一则故事:古时一位老妇,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有一天她去找高僧谈禅论道,高僧听了她的讲述,把她领到一间禅房里,落锁而去。妇人气得破口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还是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来到这个鬼地方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肯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还生气吗?”妇人说:“不生气了。”
“为什么?”
“气也没办法啊!”
高僧又离开了。
当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时,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高僧笑道:“你还知道值不值得,看来心中还有气根。”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道:“大师,什么是气?”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我们的生命就像高僧手中的那杯茶水一样,转瞬间就和泥土化为一体,光阴如此短暂,生活中一些无聊小事,又哪里值得我们花费时间去生气呢?相信我们在生活中都有过为琐事生气的经历,无非是为了争高低、论强弱,可争来争去,谁也不是最终的赢家。你在这件事上赢了某个人,保不齐会在另一件事上输给他,输输赢赢,赢赢输输。当你闭上眼睛和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你和普天下所有的人是一样的:一无所有,两手空空。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才无愧于自己美好的生命。不要把时间耗在争名夺利上,不要总把“就争这口气”挂在嘴边。真正有水平的人会把这口气咽下去,因为气都是争来的,你不争就没气,只有没气你才会做好事情,也只有没气你才会健康地活着,好生气的人很难不生病。
人,为什么只有虚弱的时候(譬如婴儿、老人、病人)才会珍惜生命,才懂得爱与被爱呢?命运竟是如此残酷:我们自作聪明,自欺欺人,而上苍冷眼旁观,暗自发笑。
人活一辈子,只有“开心”两字让人最心动。开心是一种生命的状态,是一种宁静的心情,是自己想开了的硕果,别人想争也是徒劳。开心让你忘记和别人争名利、论是非;和别人斗心眼儿、生真气;和别人抢位子、夺情感……开心给你一颗坦然的心,给你一个宽阔的视野,给你一个清醒的头脑,让你从忙着斗天、斗地、斗人,精心计算,日夜辗转中摆脱出来,让你明白自己的生活状态,让你明白自己一生到底需要什么,让你明白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在何处,如何拥抱。
开心是一种智慧。难得糊涂是开心,笑对挫折是开心,活得简单是开心,身体健康是开心,活出自己也是开心。获得成功要开心,失去机会也要学会想开,也要开心。
开心本身就是幸福,是幸福的最大标准,也是幸福的原本。
让自然住在我们心里
亲近大自然是人的本性。可惜在喧嚣嘈杂的现代都市里,人们在自我保护意识的支配下,沉醉在高科技手段所制造出来的“拟空间”中,丧失了这一亲近大自然的欲望和本能。犹如在动物园中长大的野生动物一样,失去了自然生态条件,就势必会失去许多野性。
如今城市里的人们越来越远离蓝天、阳光、花草、动物等大自然因素,这是中国城市中的一种十分普遍的现代生存状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新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奔流涌动的生命长河中,即使你生活得顺心如意、潇洒自如,甚至多姿多彩,留下千古佳名,然而,在潇洒得意、纵横驰骋的背后,无以言说的无奈和困惑,古人、今人概莫能外。
“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欲望沟壑永远没有止境,也无法填补,因而得寸进尺,得陇望蜀,这成为世人的通病。世人为了填补自己各方面的欲望,东奔西突,忙得焦头烂额,像不停转动的机器,好像永远没有停下脚步的时候。若我们再去看看深山茅棚的僧人、樵夫,不难发现他们的生活竟是何等地无忧无虑、逍遥自在。
人是大自然之子,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虫鸟禽兽,山川河流、风霜雪雨,向人们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发出声声呼唤。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应实行“开放”政策,打开家门,走进自然。
只有在大自然中,我们心境较平和,思绪才能清晰,行为也才能自在,因此回归大自然,也可以说是回归纯真,回归自我。所以,你自己不妨设想一下:在某一年的春天,你只身旅行到了非洲的肯尼亚,住进了大草原的帐篷旅馆,租了部吉普车,开始在草原上进行狩猎之旅。置身在一望无际的非洲草原中,你观赏着身边不时出现的野生动物——大象、狮子、牛羚等等,个个自在地与大地共生共存,草原上所展现的巨大野生能量,震慑得你许久说不出话来。
一刹那间,你会发觉身上的每个细胞、每根神经都鲜活了起来,自己的感官有着前所未有的敏锐,风声、草动都接收得一清二楚,身体随之产生了一阵颤动,久久无法自抑。
这时,你才会感觉到,直至现在,你才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人,一个属于自然的、远离尘嚣的纯粹的自然人。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功名利禄,自己完全融入奇妙的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这种感觉不言而喻,无法用文字来表达。
奇妙自然,快乐天堂。是的,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不亲自感受,是不知道大自然的滋味的。只有人们走进自然,成为自然的一个部分,才能体会到自然的乐趣与奇妙。
是的,找回生命的本真,唯一的出路就是亲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