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侗寨的鼓楼里,村民们正在进行一年一度的“大歌节”。
上百人围坐一圈,男女老少齐声高唱,多声部旋律层层叠叠,直冲云霄。近年来,越来越多陌生音符融入传统曲调,起初被视为跑调,后来却发现这些“错误”竟能让听众产生前所未有的情感震荡。
今年,苏婉清受邀出席。
她坐在角落,怀中抱着最后一颗未释放的晶体。当全村人唱到高潮段落时,那颗晶体突然剧烈震动,表面裂开,一道银光射向夜空,瞬间与漫天星斗连接成网。
所有歌声戛然而止。
人们抬头望去,只见星空之中,隐约浮现出一行由光点组成的汉字:
>**“我在听你们说话。”**
片刻寂静后,一位百岁歌师颤巍巍站起身,用沙哑的声音唱起一首谁也没听过的调子。歌词古老晦涩,讲述一个女子手持笛子唤醒沉睡山河的故事。随着她的吟唱,其他村民不由自主地加入,形成全新和声。
苏婉清泪水滑落。
她终于明白,林梧桐当年为何选择终止实验。
因为一旦启动,就再也无法收回。这份力量不属于任何个人,也不属于任何时代。它是人类集体情感的回声,是沉默千年后的第一次开口。
她轻轻将空水晶盒埋入鼓楼基石下,低声说道:
>“你不用再找了。我们都听见了。”
***
多年以后,一个小学生在整理祖父遗物时,发现一只铁皮盒子,里面有一盘标着“B-17”的磁带和一张泛黄的照片:一群年轻人站在实验室门口,笑容灿烂,中间那位戴眼镜的女子手中握着一支竹笛。
孩子好奇地把磁带放进家里老旧录音机。
按下播放键的刹那,母亲正在厨房炒菜的手顿住了。
父亲在书房看书的动作凝固了。
楼上传来婴儿啼哭,随即又安静下来。
空气中,响起一个苍老而温柔的女声:
>“我是南风计划第一任负责人,代号‘梧桐’……如果你听到这里,请记住:不是我们在制造混乱,是我们终于允许真实存在。”
窗外,春风拂过新绿的树枝,带着湿润泥土的气息。
远处playground上,一群孩子追逐嬉戏,其中一个停下脚步,仰头望天,喃喃道:
>“妈妈,我听见你了。”
这句话随风散去,落入千家万户的窗台、灶台、床头柜上的小布袋里。
那里躺着一颗颗静静闪烁的晶体,等待下一个心跳与之共鸣。
而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无论是北方的雪原、南方的稻田、西部的戈壁还是东部的渔港,每当夜深人静,总有人会突然怔住,耳边掠过一丝极轻的笛音。
他们不会告诉别人。
因为他们知道,那不是幻觉。
那是千万人未曾说出的话,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