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外科教父 > 1267章 真的只有六个人(第1页)

1267章 真的只有六个人(第1页)

三博实验室。

这里弥漫着一种破土而出的昂扬气息,没有威士忌,没有落地窗,只有穿着实验服在忙碌的年轻面孔。

设备锁机仅仅影响杨平的新课题,正在进行中的干细胞课题与肿瘤治疗课题也受到波及。

不过这算不了什么,杨平早就预见到今天,只不过没想到来得这么突然,突然一点也好,长痛不如短痛,免得很多人还心存幻想。

他在设计课题研究路线和实验工具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以后与国产设备的兼容,所以现在换上国产设备,原来的课题研究照样可以继续进行。

实验室的布局经过重新调整,新的国产设备已经替代进口设备。

原来的进口尖端设备已经拆除拉进仓库,因为这些设备已经完全不能使用。

这些新设备来自国内几家顶尖的仪器厂商,外观或许不如国际顶级品牌设计那样漂亮,有些甚至带着朴素的工业风格,但它们是自己能够使用的,国际顶尖品牌不让用,再漂亮也不是自己的。

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内核与控制软件是破壁联盟企业所研究,控制软件将这些设备连接起来,它们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高精尖仪器堆砌,而是一个初具生命的,有机联动的整体,整体性能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单机性能的不

足。

“实时数据反馈正常,载体表达量稳定在预期区间,波动范围小于百分之三。”一个年轻的研究员紧盯着屏幕上滚动的数据流,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和如释重负。

杨平站在他身后,目光沉静地扫过每一个参数曲线,微微颔首。这个新技术平台已经不是第一次全流程、高负载压力测试,多次测试结果都很满意。

新平台整合了从基因序列智能设计、高效载体构建、到规模化细胞培养和精准功能验证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国产核心设备。

“平台的数据吞吐量和后台分析算法的效率,相比我们之前那套进口系统,确实还有差距,平均响应时间慢了大约15%,尤其是在处理大规模并行计算任务时,延迟会更明显一些。”锐行首席工程师陈智坦诚地指出了不足。

“没关系。”杨平不在乎这些,“慢一点差一点不可怕,可怕的是关键时刻被人掐住脖子,系统锁死,数据清零。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跑道上,按照我们自己的节奏,不断调试,不断优化,不断迭代。

今天慢15%,下个版本可能就是10%,再下个版本,我们或许就能追平,甚至超越。”

他走到一台国产的新型高通量测序仪前,手掌轻轻贴合在微凉的金属外壳上,仿佛能感受到其内部芯片运转的脉搏:“它现在暂时落后,但它的每一个代码,每一个硬件接口,都对我们完全开放。我们可以深入底层,根据我

们的具体需求去改造它,优化它,甚至可以为了特定的实验目的,牺牲掉一些通用性来换取极致的性能。这种彻底的自主,是再高的现成性能参数也换不来的。”

“杨教授,你真是有先见之明,在这几个重要课题设计之初就想到今天的困难,让课题研究与暂时落后的国产设备兼容,否则现在几大课题只能夭折。”

唐顺现在终于明白,杨平当初设计课题的时候,明明可以更大大胆一点,可以榨取设备的极限性能,但是他没有,他所有的设计只用到设备的九成参数,甚至有些只用到八成参数。要是当时极限榨取设备的参数,今天恐怕没

办法做到兼容,所有课题只能等设备,这一等不知道是多少年。

正是源于这份超前的远见和深刻的危机意识,当BG集团发动技术封锁时,三博实验室其他几个重要课题然经历了一段短暂的换轨阵痛,却奇迹般地没有伤筋动骨,更未陷入停滞。

封锁刚刚开始时,实验室里确实弥漫过不安与躁动。几个高度依赖进口特殊血清、限定型号细胞因子和精密耗材的干细胞培养与分化实验,首先亮起了红灯,项目进度面临中断的风险。

当时杨平没有过多犹豫,直接召集了项目组所有核心成员研究实验“变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适应,因为设备精度、试剂批次差异导致的数据波动,这很正常。经过一定的适应和调整,很快实验在新的“轨道”上跑起来。

一些需要极高精细度的干细胞操作步骤,研究人员们凭借着对实验原理的深刻理解和对细胞状态的敏锐观察,通过手动微调培养环境参数、优化操作手法,很快就克服了新设备操作界面和反馈机制带来的生涩感。

不到一周时间,干细胞课题最关键的“间充质干细胞向前体细胞定向分化”诱导实验,成功在新的、完全国产化的生物反应器和大容量温控系统中重复了出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形态分化率和后续的免疫荧光鉴定数据曲

线,与之前使用进口设备时获得的结果高度吻合,关键指标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而肿瘤K疗法项目那边,基于新平台底层数据库和算法库重新开发的模块,甚至因为算法针对自身平台数据结构和计算特性的针对性优化,筛选效率和预测准确率相比原有关键指标,还有了小幅度的、令人惊喜的提升。

得益于杨平的远见,这种近乎平滑的过渡,极大地稳定了实验室的军心,也彻底扭转了部分人员最初对“国产替代”的疑虑。

看着实验室整个平台的完工,杨平深吸一口气,他现在可以高枕无忧了,封锁吧,封锁几年,他什么都研究出来了。

此时在瑞士的BG总部,气氛显得十压抑,压抑到让人精神分裂。

只有六个!研发的团队成员真的只有这六个人?

那个让他和整个BG顶尖团队束手无策,甚至可能被反向设下技术陷阱的X-2,竟然真的源于这六个人的团队。

沃克博士的手指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纸张在他指尖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他不相信!他猛地将档案翻到后面,急切地寻找着关于更多辅助研发团队、外包合作方、国际顾问团的信息。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