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雪溅白虹 > 父女对谈(第2页)

父女对谈(第2页)

秦昭撅起嘴思考,半晌后抬头嚷道:“谁想害哥哥们我不知道,但是谁想害我我可太清楚了。”

“是谁?”皇帝眯起眼睛,声音轻缓。

是三皇子和五皇子呗,还能是谁?

“是国子监的人!他们怨恨女儿非要搞个女子春闱,还把国子监官员与郑太医勾结害祭酒的事情暴露出来!”秦昭眼珠一转,突然想到个好由头,不禁声调也高了语速也快了,兴致冲冲说道,“大理寺查到给三位皇子的信字体各不相同,说明是三个人写的信,国子监人多,这叫团体作案。”

“万诗坛今年国子监最关注的大工程,里面有许多诗文出自国子监,他们砸自己的脚来陷害我,是一招兵法,这叫贼喊捉贼!”

“他们为了避免被怀疑,特意到旁边救火,还献祭了一个被他们排挤的学生,从而掩蔽他们的作案过程,这叫声东击西!”

秦昭嘴上信口开河,心底里直接给匡济跪下了,只道若他在天有灵原谅自己在父皇面前的胡诌八扯。

“呀!父皇我想到了!我当天晚上也去了万诗坛,你说他们是不是想烧死我,没成功,所以把我的诗放在旁边,用来诅咒我,这叫退而求其次!”

皇帝没接话,终于在秦昭握拳笃定说出这一句话之后噗呲乐出声来:“我没想到阿昭还是个人才。”

“人才?”

“歪曲事实的人才,”皇帝亲昵弹了秦昭个脑瓜崩,“人家大理寺是这么说的么,你就乱给国子监扣帽子。我记得你跟里面几个博士关系还不错,人家也由着你如此乱说?”

秦昭哼了一声:“反正,京城里要害阿昭的人多。”

皇帝点头道:“确实。”

秦昭心底一惊,蓦然抬头看向皇帝,不知他此言何意。

“万诗坛火场里,其实有四具尸体,朕早一步让正德司把第四具尸体转移了。”

秦昭皱眉,安静地看着皇上,突然觉得自己应该说点什么,被皇上立刻制止:“你不用回答,听我说就可以。这第四具尸体没有头,头是被易秋白割掉的。这人,是约你当天晚上去万诗坛的人。”

皇帝定定看着秦昭,轻声道:“阿昭,你知道这人约你去万诗坛,做什么吗?”

秦昭摇头。

这不算撒谎,她只知道那是左仆射的线人,知道太子案的更多信息,但他约秦昭去万诗坛,要给她提供什么样的证据,她完全不清楚。

但她脑海中此时萦绕着另一句话。

你又害人了,秦昭。若说曾经那么多年,你追查太子案身后跟着五皇子的影子会对相关人士斩草除根,但你又不知道自己到底害了谁,那么眼下就是个明晃晃的例子。

此人因为答应左仆射给你提供线索,而身死。

甚至没有活到第三天。

皇帝再次开口:“阿昭,朕知道这么多年你在做什么。朕一直不想解释,纵着你去东跑西颠,只要你不惹出大乱子朕就不管你。朕甚至纵容你搬出皇宫去住那个什么京郊别院,也让黎江去教你武功,就是怕你乱跑但没有自保的能力。”

“阿昭,”皇帝看着愣怔无言的秦昭,继续道,“当年的事情,真的比你以为的要复杂。”

国子监,这个在皇宫里被秦昭信口开河乱扣骂名的雍朝最高学府,此时迎来两位不速之客,正是方才从七皇子府跑空的赵鉴和杜晦庵,六品的大理寺丞在前面大步流星,三品的大理寺卿跟在后面一溜小跑,边跑边念叨着皇子可别怪罪于他,但要实在怪罪他也没办法,这场面想来也是滑稽。

晚上没有人上课,值夜班的也多困顿,但有一个人此时绝对清醒,并且挑灯夜读,眉头紧锁,身旁藏书阁里的传说轶事和画册堆积成山,衬得中间那位消瘦美人更楚楚动人。

“我可去他妈的!”

动人的美人爆了句粗口,将手中卷轴扔到地上,正滚到赵鉴脚边。

赵鉴想笑,因为他知道滕小晓在做什么,许久困在这书卷山水里而不得脱身,愈发像个蛀书虫。又笑不出来,因为知道滕小晓与他一样,也在为找到事情的真相而努力,虽表现不同,但本心一致。

赵鉴简要说明来意,滕小晓欢天喜地接过那三封信:“终于可以干点别的事了,我近来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并不热爱知识。”

说罢便低头研究起来,第一封信读完,她的神色还算正常。第二封信读完,已然开始紧张。第三封信读完,一言不发,抬头紧盯着赵鉴看,给赵鉴看得发毛,赶忙问她怎么了。

“这是同一个人写的信,”滕小晓眉头皱得更紧,“这是一个书法高手。”

赵鉴本以为能让滕小晓看出写字人的用笔习惯,甚至书法派系,好去追踪写信之人,却没料到滕小晓给他这样一个结论。

还未待他开口,滕小晓又一句话令他愕然万分:“你等我确认一下,我似乎,见过这人的字。”

就在同一时刻,京城里的秦昭也听到一句令她愕然万分的话。

“阿昭,当年的事情,比你想的要复杂。”

“谋反的人,是太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