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是后来的朝代退后了呢?
【其三,继续任用女官,甚至还任命了贺娄氏为内将军。
让女人当将军,扩大了女官的职场空间。】
东汉
“老师,这条是我们大汉赢了,”邓绥对班昭说,“大汉早都有女骑兵了。”
皇后、皇太后宫中都会设置女骑兵,她们会陪同皇后出巡,那可是举国上下选拔出来的六位女骑。
班昭点头,“大汉自然不会输给大唐。”
岂止是女骑兵,在关西诸郡,大汉时常与羌人发生战事,受战争影响,那儿的女子也能戴戟操矛,挟弓负矢,上阵杀敌。
唐中宗时
韦皇后停笔沉思,她发现问题了,祥瑞、祭祀等事件,都有李显的大力支持,她几乎没遇到什么困难。
天幕所提的对女性的做法,也有赖于上官婉儿的协助,而且这些都是通过给予恩惠来拉拢人心,史书上也说她是阴储人望。
对比天幕前面提到的吕雉、邓绥、刘娥、武则天等人在政治、军事、经济上的所作所为,她真是差的太*远了,除非有人能够不遗余力地帮她。
韦皇后看向和镇国太平公主坐在一起的上官婉儿,笑道:“婉儿,这些事还要多谢你的建言献策。”
又叹气道:“可惜,如果不是李隆基和……”
说到这,韦皇后含糊了一下,吞下将要说出口的镇国公主,才继续道:“如果不是李隆基的政变,你和我肯定还会做更多有益于女子的事。”
上官婉儿记录天幕重点的手停顿了一下,但面上仍然无波无澜,冷心冷情,说着客套话,“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这是婉儿份内之责。”
“你总是这套话,我是真心待你。”韦皇后,“镇国公主能给你的,我也能给你,镇国公主不能给你的,我都能给你。”
“况且,你难道想一直用昭容、用婕妤的名号行事吗?你不想被人称一声宰相吗?”
韦皇后等着上官婉儿的回答,却听太平公主忽然出声道:“不会再有政变,婉儿会活着。婉儿想要什么名号,她能自己争取,我也会帮忙。”
韦皇后愣了一下,眼神在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身上扫过,心情不是很美妙,这两个人关系太好了,真难拆。
罢了,听太平公主的意思,她已经不会和李旦一系合作了。
【从韦皇后干的事情来看,如果没有后来的危机,韦皇后当权好像也没什么不好。
前面说过,李重润的死是一颗巨雷,封建社会,储君不稳,则国家动荡。
第一次危机是景龙政变。
李显刚复位的时候,完全没有立储君的心思,一直拖到第二年,才立了第三子李重俊为太子。
但李重俊注定无法坐稳东宫,因为他不是韦皇后生的,所以韦皇后和安乐公主都讨厌他。
出力最多的当属安乐公主,一直称李重俊为奴。
然后成功把李重俊逼得发动政变,但政变没成功,李重俊身死,安乐公主则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让储君之位空悬。】
唐中宗时
安乐公主,“李重俊该死!”
就凭他,也配占着储君的位置。
都是耶耶的子女,谁又比谁差,难道就因为他是男的,所以就优先继承吗?
况且,武则天一个外人都当上了皇帝,她是天子的女儿,她姓李!那不是更应该继承皇位吗?
东汉
“安乐公主?”沘阳长公主看着天幕喃喃道。
看了这么久天幕,终于听见有一个公主做实事了,不过比了她还差一点,居然要把对方逼得发动政变后才去杀,这多危险啊!
万一真让对方政变成功了呢!
要是她,在一开始就不会让对方有当太子的机会,就是当上太子,也要早早谋划,主动出击斩首。
【第二个危机是李显的突然死亡。
李显的暴卒,让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计划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