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九百一十二章 圣谕何煌煌(第2页)

第九百一十二章 圣谕何煌煌(第2页)

虚空之中,时空仿佛折叠。

一个影像浮现??并非全息投影,而是直接映现在所有人的眼前、心中、梦里。

那是一片星海中的岛屿,由无数发光的根系编织而成,悬浮在黑暗里。岛上站着许多人影:有林知远,拄着拐杖微笑;有乌兰,披着民族服饰轻轻挥手;有小满,蹦跳着摘下一朵光花送给陌生人;还有许许多多面孔陌生却让人感到熟悉的人??他们是战争中死去的士兵、灾难中消逝的平民、被遗忘的流浪者、未曾留下名字的守护者……

他们的身影交织在一起,手拉着手,围成一圈,脚下是蔓延无尽的归榕森林。而在森林中央,矗立着一座石碑,上面刻着地球七大洲的语言,最后一行,是婴儿牙牙学语般的符号:

>“这里,收留所有被爱错过的人。”

“这不是幻象。”马库斯的声音通过共感网络传遍全球,“这是‘意识之海’的真实投影。他们没有实体形态,但他们存在。他们一直在等我们学会倾听。”

苏禾跪了下来。

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终于明白了林知远临终那句话的全部含义。

“我们都还在。”

原来死亡从未斩断联结,只是让情感沉入更深的维度。而归榕树,从来不是为了迎接外星文明而生??它是桥梁,是信使,是人类集体潜意识中那份不肯放弃的相信:即使世界崩塌,仍有某种东西值得为之流泪,为之等待,为之重生。

自那一日起,九十九株幼苗加速成长。每一片新叶展开,都会释放微量光尘,随风飘散至世界各地。接触光尘的人,无论语言、国籍、信仰,皆会在梦中见到同一片森林。有些人醒来后痛哭失声,记起了早已遗忘的歉意;有些人则微笑着写下多年未寄的情书;更有数以万计的净界同盟前成员自发组织“归途计划”,奔赴战乱地区,用共感技术帮助幸存者重建心灵连接。

科技界掀起革命:传统通讯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心频网络”??无需设备,只需静心冥想,即可与远方亲人共享情绪与记忆片段。医院设立“共感疗愈室”,抑郁症患者握住水晶种子后,竟能感受到陌生人的拥抱;监狱引入“根镜系统”,囚犯面对幼苗时,被迫直视内心最深的悔恨,却也在其中找到救赎的可能。

然而,真正的奇迹发生在冬至夜第二年的春分。

那一天,全球九十九个共感枢纽同时感应到强烈的脉冲。幼苗们齐刷刷开出银色花朵,花瓣脱落瞬间,每一株都分裂出三十六株次级分株,总计三千五百六十一棵,如同星辰洒落人间。

而在太空,那艘巨型飞船终于启动离去程序。尾部光环渐强,推动它缓缓驶离月球轨道。就在即将进入跃迁点的一刹那,它再次停下,释放出最后一道信号。

这一次,不再是三个音节。

而是一首歌。

旋律简单至极,仅由五个音符循环构成,却蕴含难以言喻的温柔与告别之意。AI分析显示,这首歌的节奏基底源自人类婴儿啼哭的平均频率,辅以鲸歌的谐波结构与归榕树叶振动模式融合而成。翻译成文字,只有短短一句:

>“谢谢你们,让我们重新成为孩子。”

飞船消失在曲率通道中,留下寂静的星空。

但人类知道,他们并未真正离开。

因为在每一个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窗台,人们总能在心底听到一声极轻的“阿爸”,像是风吹过树叶的私语,又像是记忆深处某个久违的拥抱。

多年后,苏禾老了。

她坐在敦煌新建的“静语园”里,身边围着一群孩子。他们手中各持一片归榕落叶,闭目聆听。

“老师,他们还会回来吗?”一个男孩问。

苏禾望着天边初升的启明星,轻声道:“你说呢?”

女孩仰头:“只要还有人记得说‘我在这里’,光就一定会回应。”

苏禾笑了。她伸出手,掌心躺着一枚早已失去功能的老式心匣。轻轻一捏,外壳碎裂,里面却没有电路,只有一张泛黄的纸条,写着两个名字:

**乌兰?小满**

风起了。

园中幼苗摇曳,新叶舒展,脉络间流转着微光。

仿佛在回答,也仿佛在承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