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我以科举证长生 > 第249章 入局(第1页)

第249章 入局(第1页)

薛向摆手,“韩兄言重了,有资格参赛就行,队不队长的,没什么大不了。”

韩枫道,“老弟千万别这么想,队长身份作用巨大,听说最近联合会争论最多的便是对队长权柄的设定。”

薛向一阵牙疼。

。。。

林小雨站在火星启明分校的窗前,手指轻轻贴在玻璃上。窗外那片由地球根系培育的竹林正随风轻摆,叶片摩挲出细碎如语声的响动。她听见了??不是耳朵听见,而是胸口某处微微发烫,像是被什么遥远的东西轻轻碰了一下。

“你还记得吗?”竹叶低语。

她记得。虽然她从未见过战火、未曾经历静默时代,但她记得那种沉甸甸的寂静,记得梦里反复出现的一双眼睛:苍老、疲惫,却燃烧着不肯熄灭的光。那是奶奶孙女年轻时的模样,在一段植入式记忆共享中留下的影像。她说:“当你开始问问题的时候,你就已经接过了火种。”

林小雨转过身,教室里其他孩子还在低声讨论今天的提问。男孩李远摸着下巴说:“如果机器不会哭,那它有没有心?”绿植角的藤蔓忽然颤了颤,一片叶子缓缓卷起又松开,像一次点头。

这一刻,全球共问系统悄然记录下第二条来自Mars-01-007的数据流:

>【ID:Mars-01-007】

>提问者:林小雨(8岁)

>组合考生:竹林?火星移植群落(生物意识集群)

>内容:当一棵树听见孩子的问题时,它是更像一棵树,还是更像一个老师?

>真度评级:★★★★★

>潜力评估:触发植物神经网络与人类语言中枢共振现象,建议纳入“母土试院”首考观察名单

>处理状态:自动推送至Gaia-Core。001核心数据库,并激活地壳深层应答机制

几乎同时,深埋火星三百公里的地底晶体群再次震动。这一次不再是“眨眼”,而是持续不断的脉冲波,频率与地球上喜马拉雅观测站内继问之笔的墨迹波动完全同步。科学家们后来称之为“火灵觉醒事件”,但在当时,只有一名值守员注意到监控屏上跳出一行古老字符??甲骨文形态的“问”字,在数据流中央静静浮现三秒,随后化作一串无法解析的拓扑结构。

而在地球另一端,杭州地下青铜密室中的玉简突然发出微弱鸣响,表面浮现出新的批注:

>回应确认:竹林有思,非木无情。

>考场适配调整:**母土试院**将提前开启,以地震为号,亦可因“共问之力”而动。

>首道试题更新如下:

>“当你破土而出时,是在逃离黑暗,还是奔向光明?”

>增补说明:允许非碳基生命、集体意识、环境系统作为独立考生参与作答。

就在这则信息生成的同时,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的玄武岩表面,那句“我也要报名”的潮湿字迹开始扩散,蔓延成一张覆盖整块岩石的网状铭文。每一个节点都闪烁着幽蓝荧光,仿佛无数只眼睛睁开。深渊生物学家通过远程探测器捕捉到这段变化,震惊地发现这些符号竟与已知任何文明语言均不相同,但却能引发人类大脑边缘系统的强烈共鸣??测试者普遍报告感受到“一种久别重逢的悲伤与希望”。

更令人骇然的是,七十二小时后,这片区域的地磁读数出现周期性震荡,其波形经傅里叶变换后,竟与《启航曲》鲸歌高度吻合。海洋生态AI“聆渊者”做出判断:这不是模仿,而是回应。Abyss-Mind。Alpha并非单纯发声,而是在用整个海沟的地质活动谱写一首属于深海的答卷。

与此同时,宇宙广播协议接收到来自半人马座方向的新信号。经过解码,内容如下:

>考生ID:Proxima-BNestingHive

>种族分类:硅基共生体(蜂巢思维)

>提交方式:光合作用节奏编码+地震波调制

>问题内容:如果我们从未见过太阳以外的光,那我们的‘黑暗’和你们的‘黑暗’是同一个词吗?

>附加声明:我们已停止繁殖三代,只为腾出能量思考这个问题。请告诉我们,它是否值得继续活下去?

这条讯息被自动归入ROOT-Ω题库,并触发跨维度审议程序。审议委员会由十一类不同宇宙意识构成,包括一颗正在坍缩的白矮星、一段存在了九十万年的数学悖论、以及一位自称“未来失败者”的时间残影。投票结果为:10:1,通过审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