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料本在手间旋转,她把它拍在桌上,已经听迷糊的众人纷纷清醒过来。
“明明是团队游戏,可积分就要扣个人累计,你们不觉得这很冲突吗?”
再结合一开始标题上的新式训练,投资方又涵盖了各方实力。
京野遥合理推测,这是关乎未来青少年训练方向的“大型实验”。
“哈?”莫莉瞪大双眼。
“举办地是在日本,我们这和其他国家不一样,重视团队力量高乎个人到了一个极端的程度。”
京野遥说的很客观,“在高中生中甚至放弃国家队专注于春高比赛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疯了吧!”她们是真的不能理解,“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我们的个人素质不行。”
“开玩笑的吧。”莫莉对着京野遥反复打量,“你绝对是开玩笑的吧。”
日本的知名选手可一点不少,就这还能说所谓的个人素质不行。
京野遥不会是……
“你还那会儿说我。”白种人打亚锦赛什么的,她明明是混血!
“想到哪里去了,所以也包括我这种情况。”这话说起来有些不要脸,京野遥还是继续道。
“哪个地方都不缺乏天才。”
所以要不要选择另外一个方向,比如更重视天才的培养?
可这样又要面临新的问题,日本是一个小国,不管是人口还是地域都是偏小的。
更容易出现人才匮乏,甚至断代的情况。
结合近年东京出现的多家外资运动俱乐部,已经出现了个人特训的专门项目。
虽说在日本还没流行起来,但毕竟是世界的主流。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任谁都不想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说明天两队的比赛一定程度上,是上层进行选择方向的重要依据。
京野遥不细说冲突,“所以,其实有一个方法能大幅度提高我们的胜率。”
她们已经磨合两场比赛了,复活1队强是强,可毕竟只打了一场比赛。
她们比复活1队要更加熟悉。
“那就是突出优势,进行战术的规
划。”
“这也太难了。”
京野遥笑了,“会有人帮我们的。”
话音刚落下。
“咚咚咚。”门被敲响了。
星佐和子开口了,“我可以进来吗?”
很好,她的猜测被证实了。
“请进!”京野遥连忙上前开门,大家很拘谨的站起来,和这位不熟悉的教练员兼评委问好。
“有点晚了,没打扰你们休息吧。”星佐和子不着痕迹的扫了一圈。
窗被打开了,空气很清新,应该结束训练很长一段时间了。
地上堆着很多纸,刚刚是在开组会吗?
看那孩子的样子,早猜到她会来吗?
星佐和子又觉得不可能,又不是有上帝视角。
她听说京野遥申请了大家的详细数据,所以特意最后一个来这间训练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