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非正常美食文 > 第546章 加急单的含金量(第2页)

第546章 加急单的含金量(第2页)

夏日午后,院子里晾着床单,风吹得哗啦作响。女人坐在藤椅上看书,男人在一旁调试录音机。“你说你要录诗?”他笑,“我又不会写诗。”“你会念就行。”她温柔地说,“我最喜欢听你读《致橡树》。”于是他笨拙地按下录音键,声音拘谨:“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读到一半卡带了,两人笑作一团。后来每个纪念日,他都会录一首新诗,哪怕只会背三首,也坚持换着花样读。她临终前握着他手:“以后每年生日,记得放给我听……我在那边也能听见。”

光影散去,银光流转,录音机自动运转,磁带缓缓转动,传出一声极轻的“我爱你”,正是女人的声音。

老人颤抖着按下播放键,熟悉的嗓音流淌而出:“老头子,今天是你七十大寿吧?我知道你舍不得花钱办酒席,但别省啊,叫孩子们回来吃饭。还有,衣柜第三格有我给你织的毛衣,灰色那件,天冷了记得穿。别总熬夜修电器,伤身。我在这头挺好的,天天晒太阳,等你来唠嗑呢。”

老人伏在桌上痛哭失声。

林小满默默翻开《食方录》,写下:

>“今日所偿:关于‘母亲去世当晚,她最后一句遗言’的记忆。”

这一次,失去的更多。

他再也想不起母亲临终前握着他手时的温度,忘了她说“要好好活着”时眼角的泪光,甚至忘了自己跪在病床前嚎啕大哭的样子。那些曾刻骨铭心的画面,如今只剩一片空白。

可当他抬头,看见老人拎着录音机蹒跚走出楼道,在晨光中拨通儿子电话:“喂,是我……今年生日,我想在家吃顿团圆饭。”声音虽抖,却带着久违的暖意。

他觉得,值得。

第三日,阴雨绵绵。

一个少女冒雨而来,长发湿漉漉贴在脸上,怀里紧紧护着一本烧焦一半的素描本。边缘焦黑卷曲,内页炭化严重,但仍能看出一些残存线条??大多是人物肖像,眼神灵动,嘴角含笑。

“这是我姐姐的。”她声音颤抖,“火灾那天,她本来要带我去画展……可我家电路老化起火,她把我推出去,自己没能逃出来。这本子是消防员从她枕头下捡出来的……她说,这是她未来的梦想册。”

林小满接过素描本,指尖触及纸页时,一股灼热感直冲脑海。他几乎能闻到火焰的气息。

投入汤中,蓝光暴涨,锅体嗡鸣如钟。光影浮现:

姐妹俩挤在狭小出租屋,姐姐教妹妹画画。“你看,眼睛要有神,鼻子不要太尖,嘴巴弯一点就是笑了。”妹妹画歪了,姐姐哈哈大笑,亲她一口:“没关系,艺术不是标准答案。”每逢周末,她们去公园写生,姐姐画路人,妹妹画花草。姐姐说:“我要考美院,将来开画廊,让全世界看到普通人的美。”火灾那夜,浓烟滚滚,姐姐把她推向门口,把素描本塞进她怀里:“替我活下去,也替我继续画。”

画面戛然而止。

银光环绕素描本,焦痕逐寸退去,炭化的纸张恢复洁白,色彩自动补全,甚至新增了几幅未完成的草图??全是妹妹长大后的模样,或微笑,或沉思,或执笔作画。

最惊人的是,每一页角落,都浮现出一朵微小的“忘忧”花印。

少女翻开第一页,泪水砸落在纸上。她颤抖着手拿起铅笔,开始临摹其中一幅肖像。笔尖落下那一刻,仿佛有股无形力量牵引,线条流畅自然,远超她平日水平。

她喃喃道:“我……我能画了。”

林小满望着她,提笔写下:

>“今日所偿:关于‘第一次尝到母亲亲手包的饺子’的记忆。”

那味道,他再也记不得了。

韭菜混着猪肉的香气,蘸醋的酸辣,咬下去汤汁迸出的满足感……全都成了虚无。他曾以为味觉是最难遗忘的,可此刻才明白,在这场交换中,连身体的记忆也会被抽离。

但他看着少女一笔一划画出姐姐的笑容,心中平静如水。

第四日,无客至。

林小满清理屋子,整理《续方志》。他发现书中夹着一张泛黄照片:母亲身穿白大褂,站在一所废弃医院门前,神情凝重。背面写着一行小字:“城南精神病院地下储藏室,封印未解。”

他心头一紧。

那晚梦境重现:黑锅、万人之悲、不可开启的警告。可越是禁忌,越让他无法忽视。他知道,这条路迟早要走。

第五日,风停雨歇。

一个小女孩跑来,扎着羊角辫,手里攥着半块玉佩,青白色,断裂处参差不齐。“哥哥说,这是他留给我的信物。”她仰头望着林小满,“我们要打仗了,他走之前说,只要我把另一半找到,就能团聚。”

林小满接过玉佩,放入汤中。

蓝光闪烁不定,似有挣扎。良久,光影浮现:

战火纷飞的边境小镇,一对双胞胎兄弟躲在防空洞里。年长者将玉佩掰成两半,塞给弟弟:“你藏好,等和平了,来找我。”随后被征召入伍。多年杳无音讯。弟弟辗转流亡,靠乞讨维生,始终紧握半块玉佩。某日街头偶遇一名老兵,对方见玉佩惊愕:“这纹路……是战俘营编号!”原来兄长并未阵亡,而是被囚禁十余年,至今下落不明。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