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万的难民潮,在之后还会更多的情况下,全部接收分化进入剑南各郡县并不现实,剑南是南方粮仓,但在经历各处出兵,加上夏季的水患,这粮也没多的那么夸张。
想消化那么多人,只能一边开荒,一边接收。
“夫人,登记了户籍后,已经开始编队,每户都出丁开始建房和开荒。”
宓瑶有心做事,赵天赫给她派了几人,除却文司马,还有户部与工部的几个官员,辅助她安置灾民。
宓瑶一边听他们汇报,一边走到了灾民居住的地方。
还未入冬,夜里单靠火堆还能取暖,但再过一个月,就必须要有挡风遮雨的住所。
到了建筑空地,建房的百姓除却食物能领的更好,还会有少量的工钱。
因为知道早日把屋子建好,就能早日入住,多一份活命的可能,空地不止有男丁,女子也不少,没人在偷懒,为了生存统统干的热火朝天。
“夫人,何必非这个功夫建屋?就是建好了总不能让这些人一直住在城外。”
户部的主事对宓瑶给建工派发工钱这事十分不解,这住处是为了他们灾民建造,怎么还要给他们发工钱。
但见其他人不开口,他只能在上报的文书写了这事,等了几日没等到节度使的驳回,这会见宓瑶盯着百姓建房,憋不住开了口。
“这处只是过渡,往益州汇聚而来的灾民远远不止这些,房子建好,开荒的地方也能收获一些叶菜可以过冬。”
宓瑶没打算让这些百姓一直住在这里,让他们建造的房屋也是类似于宿舍通铺。
这里的安置营差不多成型,能实现一部分的自给自足,就会安排各郡县来消化这些百姓。
消化不了的,还有之后接收的继续留在这里,把冬天渡过了再说。
现在已经入冬,虽然还不到最冷的时候,但已经错过了秋耕,剑南的粮库无法承担那么多百姓的口粮,这些百姓再可怜,也得先保证本地百姓的存活,再消化他们。
“我知道缺银子,但缺的是大银子,给建工的工钱花不了多少,反而能让百姓们安心,让他们知道我们剑南有钱,不会应付他们几天就让他们自生自灭。”
知道主事是心疼的银子,宓瑶安抚了两句,然后就期待起了跟萧欻商议的劫富济贫。
萧府能有那么多存银,有萧欻征战赵天赫给的赏赐,也有世家富户主动给萧欻的进贡。
如今各地大乱,除却军阀还有匪患,知道萧欻被赵天赫派到剑南周边平乱,她就与他讨论了多弄点好处,比如假装匪患,找几个世家下手积累资本。
平乱当然不可能只是平乱,要从富户手上打秋风是肯定的,但直接把目标定位他们,刮掉他们身上几层皮,萧欻与赵天赫都没想过。
世家虽烦,但他们的存在也有其作用。
而且赵天赫自己就是百年世家出身,下意识会维护同阶级的利益。
但处理了造反的谢家旁支后,世家门阀培育人才与秩序维护上的神性在他心中大打折扣。
至于萧欻,一个连寒门都算不上的庶民,怎么会在乎占田制下囤田,续仆的世家利益。
宓瑶觉得可以剑南可以长期接纳难民,就是因为萧欻承诺了他会源源不断的往赈灾地运粮运钱。
主事觉得给建工工钱是浪费,却没想过树立了剑南的正面形象,会方便之后更好的征兵。
想到战争,宓瑶摇了摇头,没有深入再想。
她没有让战争消失的本事,只能帮助萧欻,尽自己所能让剑南比起其他地方更加安定,活下更多的人。
巡了前营,宓瑶还去了田地一趟。
见用曲辕犁的不在少数,宓瑶问了工部的主事几声。
之前水患,她赈灾时就想到田地减产的问题,她不是农科生,但也知道水车和曲辕犁。
这时代早有了曲辕犁的前形,她跟文司马形容提及过之后,工部就弄了出来。
除了工具,夏季派去岭南,占城,江南找新粮种的官员也有收获。
到处逛了一圈,宓瑶去了自个的屋子,不打算与萧欻一同用晚膳。
可她不去找他,他手上的事完了,就堵到了她的房门口,眼眸直勾勾的打算把她看他的那些视线翻倍看回来。
除却用眼睛看,他还端了泡脚的热水:“听文司马说你今日走了不少路。”
见萧欻边说边去掉了她的鞋袜,宓瑶有些怔。
偶尔在府里的浴池,萧欻会捏着她的脚,说帮她洗脚,但这般弄了个盆,单膝跪地给她泡脚的事还从未有过。
宓瑶脚不自在地躲了躲,她无法想象她给人洗脚,哪怕是善儿那样的小丫头,所以觉得萧欻夸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