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李干把林罗恒召到了利雅得,他要详细询问GTD-1250燃气轮机的情况。
现如今,林罗恒已经转变为半公开的海外情报人员了。
像他这种角色的人,很多国家都有,很多时候直接以公开身份搜集所在国的各领域情报,当然,大多是公开的情报。
林罗恒知道李干最关注军事工业方面的情报,所以他很是下了一番工夫的。
李干沉声说,“这几年海空军的发展很快,陆军的发展严重滞后了,几种主要兵器的研发进度很不理想。”
“老林,你是陆军出身,你应该很清楚陆军的战略意义。”
林罗恒凝重点头,说,“远东战争中,陆军伤亡五千多人,我看过后来的分析报告,很大一部分伤亡,是因为我们的突击部队所用的装备性能有差距。”
整个远东战争,地面战争几乎都是运动战、突击战,很少有阵地战,因此,坦克装甲车的性能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在这场战争里,东大军队占据了绝对的空中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依然付出了五千多人的伤亡,这件事情,李干耿耿于怀。
李干说,“主战坦克是关键。卡卢加公司具体是什么情况?”
林罗恒道,“我和该厂的一位副厂长关系不错,他透露了一些情况。”
“莫斯科今年给他们的拨款,今年减少了百分之五十。巴里亚对许多国营企业进行了改革,要求国营企业走向海外,逐步减少财政性拨款。”
“卡卢加发动机公司有两万多人,这点拨款甚至不够他们发工资。他们的工人已经有两个季度没有拿到工资了。”
“GTD-1250是T-80U的配套动力系统,苏军对T-80U的评价不太好,订单锐减。卡卢加公司没办法,只能尝试自救。”
“他们生产了一些轻工业产品推向国内市场,但反响非常差。情急之下,我这位副厂长朋友就找我到,想要从我们这里拿到一些出口订单。”
李干听明白了,他问道,“你说的是南港造船厂和黑海造船厂之间的合作模式?”
林罗恒点头,“是的,将我们的海外订单匀一部分给他们做,我们赚个差价,大概是这个意思。”
李干笑道,“这个副厂长是乌克兰人吧?”
“对,他家乡就是敖德萨,有好些同学朋友在黑海造船厂工作。”林罗恒笑着说,“黑海造船厂是苏联国内效益最好的国营工厂。”
“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去年一年,黑海造船厂创汇达3亿美元,是除了军贸出口之外,数额最大的。”
李干说,“南港造船厂去年给了黑海造船厂3艘油轮订单,黑海造船厂火力全开,一年之中全部建造完毕,这笔钱,该他们拿。”
南港造船厂的订单太多了,有大中投资这个超级大客户在,海外船公司的订单就没断过。
以30万吨油轮为例,造价大概是1。5亿美元,南港造船厂开出的价格是1。2亿美元,足足便宜了3000万美元,且质量不相上下,交货时间还更快。
船公司当然选择南港造船厂。
足足省了3000万美元啊!
南港造船厂转移给黑海造船厂的价格一般在8000万美元到1亿美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