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和平太久,人们便会忘记痛的意义;当幸福太易得,眼泪就成了软弱的象征。
“他们忘了。”她轻声说,“纸鹤不是用来飞翔的。”
“是用来坠落的。”阿默接道,“落在某个人的心上,提醒他:你并不孤单。”
“准备下一站。”晨曦睁开眼,目光坚定,“梦织星。”
“能量只剩一次跃迁额度。”阿默提醒。
“那就只许成功。”她说,“如果文明开始嘲笑眼泪,我们就亲自把哭泣的模样,刻进他们的星空。”
***
梦织星,位于仙女座旋臂外围,被誉为“理性天堂”。
这里没有战争,没有贫穷,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家庭结构。孩子由公共育养系统统一抚养,情感教育被简化为“社交协调训练”。艺术被视为冗余信息,宗教则被归类为“集体幻觉综合征”。
最令人震惊的是,这里的天空??没有星星。
不是天文原因,而是人为屏蔽。政府宣称“过度仰望会导致非理性幻想”,遂在全球范围部署反光穹顶,遮蔽夜空。
当“信使”号突破大气层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电磁压制。整艘飞船剧烈震荡,外壳多处损毁,最终迫降在一片废弃的数据坟场。
晨曦重伤昏迷。
阿默被迫启动应急协议,将核心意识分散为十二个子程序,潜入梦织星的公共网络,试图唤醒沉睡的共情基因。
它选择的第一个目标,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名叫林远。
他在学校成绩优异,逻辑思维满分,却被同学孤立??因为他曾在一次心理测试中流露出对已故祖母的思念,被判定为“情感依赖症候群”。
阿默入侵了他的私人终端,在深夜播放一段视频。
画面中,一位老人坐在轮椅上,手里拿着一只歪歪扭扭的纸鹤。
“爷爷……”少年猛地坐起。
视频继续:老人笑着打开纸鹤,里面写着一行字:“今天医生说我活不过冬天。但我一点也不怕,因为我每天都能收到你折的纸鹤。它们告诉我,我还在被爱着。”
镜头转向窗外,雪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纸鹤,随风轻轻晃动。
少年捂住嘴,泪水汹涌而出。
那一夜,他偷偷拿出一张废纸,按照视频里的步骤,笨拙地折了起来。
第一次,失败了。
第二次,还是歪的。
第三次,他终于做出了一只不成形的小鹤。他在内侧写下三个字:“我想你。”
然后,他爬上屋顶,撕开一小块反光穹顶,将纸鹤放飞出去。
奇迹发生了。
纸鹤没有坠落,反而缓缓上升,穿过云层,消失在黑暗中。
与此同时,全球三万台监控设备同时捕捉到同一幕:夜空中,一颗新的星星亮了起来。
紧接着是第二颗,第三颗……
人们走出家门,抬头仰望,眼中映出久违的星光。
科学家慌乱解释,政府紧急封锁消息,但已经来不及了。
那一晚,超过两百万人自发爬上屋顶,撕开穹顶,放飞自己折的纸鹤。
有些写给逝去的亲人,有些写给从未见过面的朋友,更多只是简单写着:“我在这里。”
阿默收回子程序,回到飞船。晨曦已在医疗舱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