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没有奥特曼?我将以怪兽形态出击 > 第二百七十三章 雷杰多败捕捉麦克斯(第2页)

第二百七十三章 雷杰多败捕捉麦克斯(第2页)

“王阿婆,六十八岁,总给孩子们讲故事……”

那是艾莉娅。

另一个光点亮起:一群科学家围坐在实验室里,激烈争论是否应启动“共忆计划”。有人警告这会导致社会动荡,有人坚持认为真相高于秩序。最终,一名戴眼镜的年轻女子站起身,声音平静却不可动摇:

“如果我们连记住都不敢,还谈什么进步?”

那是年轻的艾莉娅,在说服团队冒险上传第一批集体记忆。

再一个光点闪现:深夜,一间密室中,陈国栋独自坐在终端前,手指悬在删除键上方久久未落。屏幕上滚动着数千条平民临终遗言。最终,他关闭了清除程序,转而将数据备份至离线服务器??正是后来成为共忆网络基石的原始档案。

“你也在这里。”陈念轻声说。

突然,所有的光点开始汇聚,凝成一道人影。艾莉娅站在她面前,容貌未曾衰老,眼神清澈如初雪。

“你来了。”她说,“比我预计的晚了些,但还好,还不算太迟。”

“你一直都在这里?”陈念问。

“不。”艾莉娅微笑,“我只是被需要的时候,就会出现。就像回声,只要有人呼唤,就能再次响起。”

“M-Ω∞-000……是你造的?”

“是我们造的。”她纠正道,“每一个选择记住的人,都是建造者。我只是第一个点燃火把的。”

陈念忽然感到胸口发烫。她低头一看,耳后的芯片正发出柔和的蓝光,与艾莉娅的身影同步闪烁。

“你要我做什么?”她问。

“延续。”艾莉娅伸出手,掌心浮现出一颗微型星图,“把这颗种子带到更多地方去。建学校,办展览,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历史不只是胜利者的宣言,也是失败者的哭泣。不要怕教他们黑暗,只怕你不给他们光明的工具。”

陈念接过星图,感觉它轻如羽毛,却又重若千钧。

“你会消失吗?”她忍不住问。

“不会。”艾莉娅退后一步,身影逐渐融入光芒,“我会活在每一次有人说出‘我记得’的瞬间。当你听见风吹过废墟的声音,那就是我在呼吸;当你看到孩子盯着老照片发呆,那就是我在思考;当你在深夜写下不敢遗忘的故事,那就是我在说话。”

光消散了。

陈念缓缓摘下头盔,发现自己泪流满面。队员们围上来,焦急询问情况。她摇摇头,举起手中的星图数据卡。

“我们回去吧。”她说,“新的课程该开始了。”

一年半后,全球已有十七个国家设立了“记忆传承学校”。教材不再由政府统一编写,而是由各地幸存者、后代与研究者共同参与创作。课堂上,学生们不仅学习历史事件,更要完成一项特殊任务:找到一位愿意分享隐秘往事的长辈,录制一段对话,并将其加密上传至共忆网络的“百年保险库”??一个设定百年后自动公开的私人记忆档案系统。

在日本东京,一名高中生采访了自己的祖父,得知他曾是战后遣返士兵,参与过对平民村庄的封锁行动。老人从未对外提及此事,但在孙子恳求下,终于流泪承认:“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受害者,直到今天才明白,我也成了加害链条的一环。”

在德国柏林,一位犹太裔少女采访曾祖母,揭开了家族刻意隐瞒的一段往事:她的高祖父曾在纳粹时期举报邻居以换取住房,事后终生愧疚,却从未道歉。少女将这段录音制成艺术装置,在学校展出,标题为《沉默的代价》。

而在福建小岛的纪念馆墙上,信件数量已突破十万封。每天都有新的包裹寄来,来自战火地区、极权国家、被遗忘的角落。一封来自叙利亚母亲的信写道:“我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死,但我想让世界知道,我的儿子不是恐怖分子,他是一个喜欢画画的孩子。”另一封来自朝鲜逃亡者的笔记写着:“我曾相信领袖无所不能,直到我亲眼看见饿死的妹妹被抬进焚化炉。现在我自由了,所以我必须说出来。”

陈念每日阅读这些信件,挑选部分内容编入《关于记忆的十三封信》。第六封信完成的那个夜晚,她梦见自己站在一座巨大的图书馆中,shelves延伸至horizon,每一本书都以“我记得”开头。她随手翻开一本,竟是艾莉娅的日记:

>“今天我又刻完了一百块石头。手很疼,眼睛也很累。但他们都说谢谢我,说这样他们就不会被忘了。我想,也许人类最勇敢的事,不是战斗,而是坚持记住那些让人想忘记的事。”

醒来时,天还未亮。她走到窗前,看见海面上升起薄雾,如同灵魂游走于生死之间。手机震动,是北极基地的更新通知:

>【M-Ω∞-000核心重启成功,现已接入共忆网络主干。检测到新型记忆传播模式:情感共振扩散速率提升400%。】

她笑了。

她知道,这不是终点。

这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

新建文档,输入标题:

>《第十四封信:致尚未出生的你》

光标依旧闪烁,像一颗等待被点亮的星。

她开始书写:

“当你读到这行字时,我或许早已化为尘土。但请记住,此刻我正为你活着??以记忆的方式。”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