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嘛,现在是无人再纠结顾庶人说的是不是真的了,他们在震惊于陛下这就立太子了?
不是?啊???
朝臣想象中的拉扯,陛下不同意立太子,或者是赵王同秦王之间的争斗——秦王圣宠优渥,赵王母族托举……什么也没发生,就这样,东宫正位,储君已立。
赵王满心不忿,顾丛嘉是凭什么?就算他提的那些惊艳的政策,但这不是还没出成果吗?!!瑞方还没娶璃国王子呢?!
但,很快,赵王就想不起不忿了,因为,在今天的明德殿上,立储只是其中的一件大事。
甚至同昭武帝接下来的旨意相比,立储都没有那么让人关心了,太子是代代都有的,但,大周百年的格局之变可能就这一次,他们的身家性命也只有一条。
立储又怎样,想要富贵最起码得有命享啊!
在好心情的立下储君,看满朝文武震惊,欣喜,不忿的种种脸色之后,昭武帝超好心的解答了他们之前藏于心中的疑问——那就是,顾庶人说的话都是真的,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他就是要清扫世族了。
甚至,方才顾庶人的胡乱言语都可以作为清扫世族的另一理由,顾庶人身边藏有奸佞,带坏了他,使其失智,才胡言乱语,那必要狠狠查顾庶人此前身旁的势力!
朝臣们还未从太子就这么立下了的恍惚中回过神来,就听着圣旨所说的,什么叫陈郡王他们自幼很好,但却长成了现在这样,他对此番争斗甚是痛心,故,
“为国本,为还朝野清平,清除他们身旁的奸佞,在所不惜。”
朝臣们:……你看这天亮亮的怎么突然之间就塌了呢?!!!
而陈郡王他们则是嘴角抽抽,什么叫他们自幼便很好,现在却长成这样……说实话,父皇,我们自幼是什么样,您真的知道吗?以您好几个月才可能来看我们一次的频率?
而且现在想想,那来看他们的时候好像是他们生病的时候……是因为害怕他们死了,他的计划无法推进了吗?
至于说,为什么还有时间在这想东想西却不为自己身旁聚集的世族求情……没*看见顾庶人已经被收拾成那样了吗?他们这位陛下就不是个在乎父子情的人,甚至,他们都怀疑昭武帝有没有这种东西,或者说只对太子有?
不论怎么说,他们在昭武帝那里也没有多少情分,以顾庶人的推测为真,那么便是清除世族这个计划是昭武帝谋划了十几年的,他们在这个时候敢阻碍……他们毫不怀疑,昭武帝会把他们送去通州陪伴顾庶人。
有顾庶人的例子在前,他们还是惜命的。再说了,那些聚集在他们周围的世族在聚集的时候,想要从龙之功的时候就该想到这件事也是有风险的。
想要泼天富贵,又想要安安全全的,哪有那么容易?
对此,陈郡王他们没有一丝一毫的不好意思,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更何况,他们这,顶多是为利益聚集起来的,还没有夫妻的情分。
陈郡王他们闭口无言,而朝堂上的其他人想说,但又不知道说什么,很显然,这就是政治清算。
是陛下立太子,为储君扫出一片清静的政治清算……这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是说的过去的,为国本,为大周江山,既已立储,那之前的站了其他人自然要被扫出去,为储君地位的稳固。
在明德殿鸦雀无声的时候,所有人知道,这件事是大势所趋,已成定局了。
世族,将开始人人自危——鬼知道陛下定义的奸佞是什么?!
然,这还不是全部。
听着又一道的圣旨,静,不同寻常的静。
不同含义的目光在刚出炉的太子殿下与,赵郡王身上。
太子立的住,很稳,哪怕是听到这种近乎于为了自己地位稳固,陛下将现下唯一的亲王赵王以曾任恩科副考官的殷硫收买学子,心有不臣之名削亲王爵的举动也站的笔直,无因此的窃喜,也无对赵郡王的幸灾乐祸。
身后的视线那么火辣,若是再让顾丛嘉知道他们的想法,那顾丛嘉只觉得他们有病!且病的不清。
他需要为此窃喜吗?又有甚要幸灾乐祸的……事实上,他同赵郡王他们都未曾直接竞争过。
他是打算过要竞一下的,但这不是一步到位了,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他跟陈郡王他们根本没有直接政敌的仇怨。
至于说,昭武帝为了他,削亲王爵位,感叹圣宠之浓厚的……的确有这一部分的原因,当初昭武帝一直想把赵郡王同工部尚书一同为储位地位稳固的基石,但工部尚书精明,直接自请边疆将功赎罪,所以剩下了赵郡王,他被削爵以立储君之威仪。
但也有其他原因好吧,昭武帝真的不是那种宠他就失了智的人,他也不是什么引人歧途的魅魔好吧。
首先,赵郡王的确犯错了,殷硫这些时候可没少以副考官,师长之名资助家境贫寒但才学兼优的学子,好,这的确可以说是为了大周,为了大周的未来栋梁,但,那些学子最后大部分同赵郡王手下的一部分小世族联姻又怎么说?只此一样,殷硫的资助就不会那么无私。
其次,这个错同雍郡王楚郡王他们一样,怎么,他们可以被削爵,赵郡王不可以?
而且,心有不臣……顾丛嘉都无语了,心有不臣不一定对储君啊,他收买学子,结党营私,最直接针对的是昭武帝啊!
还有,他越受宠,到时候世族清扫的时候就越好唱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