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爹阿娘很快发现了石蒖的异常,十分欣慰。
阿爹:“瞧瞧,和我小时候一样,真是个活泼的女娃儿哇!”
阿娘:“不会和你一样也是个话痨吧?”
石蒖努力再撞。
阿爹:“哦哦哦,我明白了,闺女是说太冷了。”
阿娘:“果然还是要多晒天阳。”
石蒖:……
抗议不仅无效,还起了反作用。
石蒖放弃了,摆烂了,变蛋就变蛋吧,起码味道不错。
于是乎,几次降霜落雪,几次花谢花开,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日月,石蒖在蛋液里浮浮沉沉,睡睡醒醒,蛋壳之外参观的人群熙来熙往,唧唧啧啧议论之音不绝于耳。
仿佛她不仅仅是一颗蛋,而是一颗高尚的蛋,一颗镶钻的蛋,一颗有追求的蛋,一颗脱离了低级趣味的蛋,一颗即将改变世界的蛋。
又不知过了多少时光,石蒖终于破壳而出。
初生之时,已有三岁幼童大小。
石蒖第一次亲眼见到了阿爹和阿娘。阿娘有一双漂亮的大眼睛,阿爹长得高高壮壮,都挺精神。
石蒖也终于知道了自己重生地的名字:茸茸村。
阿爹阿娘为石蒖举办了隆重的“通明典(类似新生儿的洗三)”,白发苍苍的村长主持了通明仪式,并对石蒖的“破壳”发表了重要讲话——谓之:“通明祈真文”。
石蒖坐在阿娘怀里,睁着大大的眼睛,听着冗长的祈文:
【今有玄璃灵石一脉,承九渊之精而生,赐名‘石蒖’。
石者,承岱宗不灭之骨,可托巨鳌负岛;蒖者,化草木初萌之灵,瑞泽万物之心。
愿此子:地裂不折其脊,天倾不催其志,万劫不染其心,踏尽红尘犹抱天真——伏惟尚飨!】
通过祈文,石蒖总算听明白了一件事:
感情她不是一颗蛋,而是一枚石卵。这个世界的学名叫“玄璃族”,换成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是“石头精”。
很好。
高低也算和猴子沾亲带故,四舍五入和女娲成了远亲,大约不会被晒成“变蛋”了。
石蒖放心了,打了个哈欠。
气氛都烘托到这儿了,收拾收拾准备迎接美好的新生活吧。
“新生活”反手就给了石蒖两巴掌。
石蒖面临两个大问题。
一是语言关。
石蒖能听懂这个世界的语言,却说不出来。她虽然拥有成人的心智,但此时肉身年纪尚幼,肌肉和思绪无法完美匹配,俗称“嘴跟不上脑子”。
石蒖每天大脑吐槽八万字,嘴里只能“阿咿吖咿呦”。
一腔愤懑,惟天可表!
二是吃饭问题。
石蒖破壳后第一顿饭是“千纯冰苔”,顾名思义,就是从常年冰封的洞穴刮了几勺不知道发霉了几百年的苔藓。滋味不堪回首,石蒖当场就吐了。
阿爹阿娘吓得够呛,抱着石蒖冲到轩辕长老的医室,又是闪光又是法术又是符咒检查了一大堆,得出结论:这孩子嘴刁、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