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郭峰派了身边的副将亲自送郭满回府。
老太君偏心长房的行径已经到郭峰都忍受不了的程度。往日他可以为了维护母亲的权威,不在明面上反对老太君的种种处事。但这次事关荃哥儿的仕途。就像满满说的,若是她没意识到不对偷偷跟着,荃哥儿指不定就让人打死打残。
郭满得到满意的答复,也没有耽误父亲的正事,心事重重地返程。
这个时辰,已经到了宵禁的时候。
马车在入城口就受到了阻拦,不过城门口的士兵见到西大营的将士,还是很快开了城门。
马车进入了内城,一路暗中跟着郭府马车的人才回了队伍。
衙署公房的黑木案几上烛火摇曳。一阵风拂过,墙角的雁足灯灯火晃动得仿佛随时会熄灭。霍珩一身血腥味地从衙署的地牢出来,一手拿着手帕,正慢条斯理地擦拭着手指沾染的鲜血。
他的头发丝上还沾着水汽,墨发末梢还在滴水。
每次审问完,他都会第一时间去沐浴更衣。似乎对沾染血腥气和污浊不能容忍。身边的下属早就习惯了长官这个旁人不能理解的洁癖。他们长官除了怪癖多点,十分护短,无论是能力还是权势都无人能及。这对他们巡防营的兄弟来说就足够了。
回衙署的将士立刻将郭府马车的事回禀了霍珩。
霍珩闻言也只是抬了下眼帘,嘴角出现了极浅淡的嘲讽笑意。
郭家一男兼祧两妻,在建安城内也是独树一帜。毕竟那些素来要体面讲体统的贵族世家们最是注重宗法,声称嫡就是嫡,庶就是庶,绝对不允许混淆嫡庶。更不会允许一男娶两妻这种荒唐事。但郭家这却是例外,两桩婚事乃圣上钦赐。拒绝不得。
圣上这是为了宽慰镇国公,弥补镇国公郭阳因出色的长子年少早夭,郭家人丁单薄的困境。玉口钦定,可用这种次子为长子兼祧妻室的做法来为长房留一脉香火。
霍珩不管这种闲事,只要那郭家的姑娘别到处乱跑再出个什么事,给他惹了麻烦就行。
“嗯。”摆摆手,让人退下。
霍珩微微蹙了眉头,皇帝一个月前忽然暗中招他入宫。让他不惜一切代价,彻查二十五年前战国将军李鑫一通敌叛国一案。
二十年前,大燕与金国大战。大燕举兵三十万,与金国在嘉峪关外争夺西夏走廊一地。战国将军连连失利,造成大燕将近十几万的兵损。嘉峪关附近三座城池,民不聊生。后来朝中有人匿名举报李鑫一私通金国,暗中退让,这才造成了大燕损失惨重。
李将军人在前线,尚未归朝。朝廷便在李家府中抄出了罪证。
至此,李家一家全部下狱。满门一百六十七号人,不到三日,死的死,充作罪奴的就都进入掖庭。李将军本人也在朝廷下达缴械令之前,战死在嘉峪关外。
本是一桩陈年旧案,这二十年来朝中无人提及,不知怎么皇帝最近又提起了?
难不成是有新证据,又或者皇帝有别的心思?
霍珩摸不清这位皇帝长兄的想法,但却清楚一件事。
皇帝交给他的事,没有一件是好办的。
皇帝玩的阳谋,功绩不吝啬地给他,得罪人的事也都叫他去做。如今他早就成了满朝文武提一句都心惊胆战的人,怕是朝中早就无人支持,无缘于皇位。左右他也不想当那劳什子的皇帝。巡防营也已成了能治小儿夜哭的恶鬼,不在乎这一桩两桩恶名。
“殿下,东街那波人抓到了。”
这时,又有人挎着带血的刀匆匆从廊下进来,单膝跪地。
“嗯。”霍珩点点头,“让贺晨先审,不拘用重刑。”
“是。”
郭满不知自己深夜被巡防营的人护送了,带着郭峰的副将就回了郭府。
老太君那边收到消息时,人已经睡下了。只不过叫下面人一直盯着。听说郭满还带了人回来,她也没过问。摆摆手示意下人都下去歇着,明早再说。
自从郭满负气跑出府,何氏就心惊胆战到如今这个点还没睡,青和居的下人一直在门房等着。
见郭满回来,立马迎她去何氏的院子。
说实话,老太君这样办事,何氏心里也很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