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亦航没理会老汉,走在谭家镇的大街上,脑子里面想的是如何获得推衍点。
他手上只有六两银子,如果继续依靠杀鸡杀鸭的话,怕是不够钱,而且,速度也太慢了。
夜幕来临之前,宋亦航必须有足够的自保之力。
不然,那神婆不会让他见到第二天的太阳。
那就只能另闢蹊径了。
宋亦航看向镇外的荒山。
他知道,镇外这座荒山,是有人耕种的。
有几户农民在坡度比较缓,有土的地方,种植了杂粮。
此时已然秋收,地头间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这时候,也容不得宋亦航慢慢来,优柔寡断了。
他心一狠,便有了决断,拿著剩余的银两,跑去镇上的洋行买办商铺买了一担火油。
火油,也就是煤油。
这年头,煤油虽然是外来货,但价格不算贵,一担煤油也就二两八钱。
一担,就是一百斤。
店家还附送了几个火油箱方便宋亦航带走。
一百斤的重量不轻。
如果是之前的宋亦航,肯定提都提不起来。
但此刻的宋亦航,已然是一名在武林之中都有一席之地的明劲高手,提这一百斤火油不说健步如飞,但也是平稳有力。
他带著火油便往镇外走去。
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
他出了集镇大门,便往附近的小云山走去。
这小山云其实就是一个小山丘,坡度比较缓,所以有几个村民在这里开荒种了一些杂粮。
但那是上一年的事情。
因为在荒山上种田,根本没有多少精力照顾,就只能是广种薄收。
但广种薄收的前提是土地肥沃。
所以农民就会將粗大一些的荆棘、灌木粗略地砍一下,到了刚开春时,草叶枯黄,点一把火就可把荒地烧得乾乾净净。烧荒后的草木灰成了肥料。
有的作物只要撒下种子就有收成,有的稍松一下土播下种子就能长出来。
这就是烧荒。
而烧荒一般讲究轮作,也就是说,种了一年,要歇一到两年。
隔了一两年后,地里又长出了荆棘、灌木和杂草,要种的时候又用同样的方法来烧一次,种植一轮,如此反覆。
这小云山的农田,正好处於休耕期。
而且,周边还有人力挖出来的小沟渠,就相当於隔火带了,山火基本无法蔓延开来。
本来这小山丘也不大就是了!
倒是方便了宋亦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