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达尔也是有过数次大战经验的指挥官了,在自己这种情况下,未必做的就能比他好。
而且随着后续援助的增加,这场战争会先进入拉锯战,然后超长的补给线一定会让锡安苦不堪言,再加上有着合众国的援助,胜利的天平一定会慢慢倾斜。
于是他点了点头,“那就都交给你了。”随后他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
锡安,210师。
拉丹中将正在用手指敲打桌面,他已经接到了装甲师在西面接敌的情报,这就说明敌人的支援已经赶过来了。
同时敌人的空军给他带来了不同寻常的压迫感,完全不像是阿拉伯国家该有的素质。
“中将阁下,也许我们可以出动预备队,速战速决。”副官在一旁提出建议。
其余参谋也是纷纷望了过来,其实在大部分锡安的军官看来,就算对面能凭空变出来一个师也没什么用。
纵观整场战争,锡安打阿拉伯国家,大部分时候都是顶着数倍的兵力劣势,把阿拉伯军队打得溃不成军。
所以如果只是势均力敌的话,或许还不怎么够看。
“接特拉维夫,”拉丹中将沉默了片刻:“我们要提前准备撤退的预案。”
他的副官和参谋都面面相觑。
“可是我们正在推进啊。”副官没忍住道。
“你还没有感觉出来吗,”拉丹中将反问:“从前线传回来的反馈,我们遭遇了新型的武器装备,还有频次更高更精准的空袭,”他扫过每一张困惑的脸:“这说明合众国下场了。”
“可是我们连预备役都还没出动,”参谋长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至少再试探”
拉丹中将摇了摇头:“那些大国想让谁赢,谁就会赢。”
他顿了顿:“而现在,他们选中了那个阿米尔。”
“就因为双志是合众国盟友?”副官追问。
“不,是因为他打出了统战价值。”拉丹中将道。
虽然无线电里一片静默,但他知道那个年轻人一定活着:
“他在双志的土地上打赢了我们的部队,在阿尔伊拉格也打赢了我们的部队,不管在哪里,他从来没有输过一次,也不管面对我们怎样攻势,他都没有后退一步。
即便是在侧面战场上,他也有效牵制住了我们的主力部队,还通过‘石油禁运’闹得西方国家鸡飞狗跳。
如果阿拉伯各国都是一滩烂泥,那他就是那颗在战场上闪耀的星。
以往安特与合众国顶多就是支援一些武器,绝不对亲自下场,但这个阿米尔的出现,让这些大国意识到,阿拉伯还是有真正能打的将军的,只要他们肯付出,这个年轻人就能带给他们收获。
他踩着锡安士兵的尸体,让自己成为了不可替代的那个人。”
司令部内沉默了半晌。
拉丹中将的命令很快被执行了下去,电话接通以后,直接打到了总理办公室。
希尔伯特总理亲自接的电话,听语气似乎心情不错:“哦,戴维,我正在享受我的巧克力蛋糕,你是有什么好消息要汇报给我吗?”
拉丹中将随即将合众国可能参战的推测说了出来。
但得到的却是总理的质疑:“你是说现在只是怀疑?”
拉丹中将沉默了,随后深吸了口气:“是。”
“你有确切的证据能证明合众国参战了吗?”
“。没有。”
电话那头希尔伯特的声音变得很不悦:“拉丹,我给了你军衔!部队!地位!最重要的还有信任!
你知不知道为了替你作保障,我每天要抗住来自联合王国为首的殖民帝国的多大压力!
我们和哈希姆签订了十年互不侵犯的条约,还归还了约旦河东岸的领土,这一切都是为了能让你的210师,顺利抵达加纳姆!”
希尔伯特声音突然拔高:“而现在你却跟我说,你要撤退?还是在预备役没有动用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