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只是某个更大实验中的一个变量。“
这句话如雷击般击中了观察者的核心。
几何形態的变化突然停滯,所有的线条都颤抖著定格在一个奇怪的半完成状態。
长时间的沉默后,观察者试图否认:
“我。。。我是自主的科学观察实体。。。“
但它的声音明显缺乏之前的冷静和確定性。
“我的行为基於科学研究的需要。。。不受任何外部因素影响。。。“
“我进行实验是为了获取关於生命本质的数据。。。“
然而,它越是否认,越是暴露出內心深处的不確定。
伊瑟莉昂走近一步,声音温和而充满理解:
“连你自己也在质疑这些实验的意义,对吗?“
“在4847次循环中,你是否从未想过这样做是否真的正確?“
“当你看到我们的痛苦、愤怒、绝望时,內心深处是否有过一丝动摇?“
观察者陷入了更长时间的沉默。
几何形態几乎完全停止了变化,仿佛在进行某种深刻的內省。
“我。。。我只是在收集数据。。。“
它的声音变得微弱。
“痛苦是必要的变量。。。情感反应是重要的观察对象。。。“
“我没有。。。我不应该。。。“
但这种解释连它自己都说服不了。
源初设计者们察觉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第七设计智脑向前飘动,语气中带著同为创造者的理解:
“我们都是创造者,都知道创造的快乐和意义。“
“当我们设计出美妙的结构、优雅的系统、和谐的秩序时,內心会充满成就感。“
“但强迫他人成为你创造的一部分,这还是真正的创造吗?“
“真正的创造应该带来自由和美好,而不是痛苦和束缚。“
第二设计师补充道:
“你设计了这个维度,构建了这个实验环境。“
“从技术角度来说,这確实是惊人的创造。“
“但创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还是为了真正理解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