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质量良好的高脚灯,使得整个赛场都非常通透。
车手们的视线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
周五傍晚6:00,新加坡大奖赛的一练正式开始。
因为赛道弯道有了变化,所以大家一练不仅仅要试车,还要找到新赛道的行进路线。
原本2014年新加坡赛道(红色部分)通过10号弯后面对的是个“简单”的右手弯。
但现在改变之后,车手在入弯前,需要先往左拉动车身,然后再右转入弯。
并且这种“凸”出来的弯道,右转打入也不是那么好操作的。
改变之后,整个赛道的流畅性都变差了。
实际上,新加坡赛道一直在这个地方动手脚。
主办方想要优化这段超车区域。
但这种改变虽然会提高12号弯后冲上安德森桥的速度。
却并没有带来更多的操作机会。
吴轼自己感觉,新加坡主办方可能更在乎在这里不要发生重大事故。
毕竟11号弯的下面是一条河。
鉴于赛道改变,既往的经验没办法完全匹配整条赛道,大家需要更多去尝试新的调校。
所以在一练时几乎所有车队都是进进出出,不断的修改赛车各项参数设置。
对车手来说,他们需要尽可能快的在一练期间就摸索出行之有效的驾驶方法。
如果没有摸索出来,那么调校方向可能会受到影响。
一练开始后,不幸的事情依然跟随着红牛。
科维亚特因为车辆故障,整个一练仅仅测试了8圈。
外界猜测大概率是引擎问题导致的。
最终整个一练测试下来,梅奔两辆赛车依然取得了最好的成绩。
罗斯伯格以1分47秒995,领先汉密尔顿的1分48秒314。
不过一练成绩不具备太多的参考价值。
等到二练的长距离测试时,各支车队的水准就被摸出来了
梅奔两位车手遇到了些问题。
他们的轮胎难以稳定工作温度。
当然,威廉姆斯也没有好到哪去,不仅梅奔同款的轮胎问题,还有弯中稳定性问题。
在新加坡这种街道赛之中,是非常需要弯中稳定性的。
毕竟在其余宽大的赛道,哪怕你车尾车头滑一滑也不容易出事。
而在新加坡这种街道赛之中,但凡丝毫的滑移,都可能造成车辆与护栏相撞。
特别是当你在追求极限的时候。
哪怕是吴轼,也不能容忍这种情况跟随他进入排位赛。
因此在大家几乎都进行了30圈左右的长距离测试时,吴轼仅仅进行了25圈的测试。
他多次返回维修区调整前后翼端板。
除此之外,轮胎的工作温度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