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禛和谢彦两人虽然没有说话,但心照不宣地有了同一个想法——去京郊的田庄。
他俩携手去了三楼,开始收拾东西。
思罔一直在三楼,见他俩上来收拾东西,连忙问他们发生什么事情了。
“我俩不想在这读书了,准备离开这里,去京城郊外的田庄生活,你是跟着我们一起去还是去南宫府,你自己决定。”谢彦道。
思罔犹豫了一会儿,“夫人让我跟着您,我若是贸然回去,她还是会让我跟着你来……只是,您不在这读书了,想要去京郊生活,要不要跟夫人说一下呢?”
奕禛:“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会派人到南宫家和首辅家打声招呼的。”
思罔见奕禛如此说,便准备跟他们一起离开。
三人收拾完东西之后,思罔出去租了两辆马车。
一辆马车专门放他们的行礼,谢彦和思罔坐一辆马车,奕禛则骑马。
三人一起去了田庄。
此时已是四月,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处处冒出的生机让谢彦心情愉悦。
几个人来到田庄后,便有一群人迎了上来,半跪着朝“帮主”和“副帮主”行礼。
站在最前面的是史飞和赵辰两个“护法”,他们的后面是越岱和龙二,站在最后面的六个人,谢彦却是不认识的。
史飞见谢彦盯着后面的六个人看,连忙跟副帮主介绍他们。
其中有两个人是史飞请的“打杂小厮”,另外四个人则是同心帮的“四大长老”。
“他叫同一,他是同二,这个同三,他同四。”史飞一一介绍道。
介绍完毕后,四个人又礼貌地朝奕禛和谢彦行了个礼。
谢彦:“……一二三四?怎么这么统一?”
一旁的赵辰回道:“这是帮主替他们起的名字。”
谢彦转头看向奕禛,“你取的?”
奕禛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是的。有些…不好听。”
谢彦:“没有不好听,我就觉得怪有趣的!哦,对了,你们姓什么?”
同一回道:“既然帮主都没有姓,我们更无所谓姓什么了,所以如今我们没有姓。”
奕禛笑了笑:“打今日起,我有姓了,我决定姓‘谢’!”
四大长老道:“那我们也姓‘谢’了!”
一旁的谢彦:“…………”
奕禛:“谢奕禛,谢同……哈哈哈,还挺好听的!”
一群人就这么愉快地姓谢了。
后来赵辰悄悄地告诉谢彦,这四大长老都是流浪的小孩子,自己也不记得自己姓什么,更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是奕禛收留了他们,给他们安排了住处,给他们吃食……后来建立了“同心帮”,困难的人员越来越多,奕禛也帮不过来了,便出了钱让他们做些小生意,奕禛是老板,每个月给同心帮的人发工资。
“我是最清楚的,那些小生意哪里挣钱哦,每年帮主都会倒贴好多钱给他们……”赵辰说着摇了摇头,“帮主的身世也是怪可怜的……哪里有那么多钱去贴呢?去年就贴不出来了,有些人见没‘没油水’可榨了,便渐渐地离开了,我们帮最鼎盛的时候,有两百多号人,去年年底的时候降到了一百多号人,后来帮主说要跟您一起搞大事情,需要绝对的‘自己人’,我跟史飞便跟故意跟帮里人说,帮主拿不出钱来补贴我们了,以后我们都得自给自足……便又有一半多的人离开了,如今我们帮,加上您跟帮主,只有七十二个人了!”
赵辰说着叹了口气:“趋利避害,人就是那么现实啊。”
谢彦有些汗颜,他做了几个月的副帮主,竟然连帮员的情况都没摸清楚。
他知道奕禛的“同心帮”都是一些穷苦人,也知道他们在做生意保证“自给自足”,只是没想到奕禛会每年贴好多钱给他们……
想到这,谢彦扶额,自己不是没想到,而是没有真正关心过,若是好好关心一下,他定然能发现“奕禛的艰难”。
他想到了奕禛关心自己,关心卖糖葫芦的老婆婆,关心天下穷苦的人……
而他…好像只关心自己。
对比之下,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奕禛的“人品贵重”。
他确确实实地被感动了,暗暗发誓以后一定帮奕禛一起照顾“同心帮”这个大家庭。
他的眼眶有些发红,为了避免尴尬,他转移了话题,指着西边多出来的四间茅草屋对赵辰道,“过年我来的时候没有,新建造的?”
赵辰点了点头,“帮主出钱让造的,那两间给四大护法住,我住那间,边上的那间给新来的两个小厮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