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科举后他位极人臣了全文免费阅读 > 100110(第23页)

100110(第23页)

他清清楚楚地记得,当年他对谢彦说过,“捉住怡佳公主的奸情,是自己的功劳。”

谢彦听后却不以为意,认为这一切都是古钰一手策划的,而他只不过是古钰手中的一颗棋子。

当时奕禛认为谢彦说的不对,如今想来,彦哥儿是对的。

——外祖一早就想到了终有一天,他要为了自己外孙能登上太子之位,而跟董太后对簿公堂。为了在对簿公堂的时候,让自己站在有利的位置,他不惜策划了“捉奸”。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捉住了怡佳公主的奸情,让怡佳公主无可抵赖。

古钰真正的目的不是“捉奸”,而是为了今日,在跟董太后对簿公堂的时候,在他道出当年事情的时候,能让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也就是说,古钰一早就开始谋划他这个外孙登太子的事情了!

此刻,他终于明白了外祖的“噱头”:风雪之夜跪在永年殿外一天一夜去求周文帝给他一个进国子监的名额;无时无刻的想要知道他的动向,甚至一度让赵辰成了他的人……

他听到了外祖铿锵有力的声音:“臣的老脸早就丢光了,也不怕再丢一次了!在铁证如山的情况下,若是太后还想要栽赃太子殿下,别怪老臣无礼了!”

古钰说完,转头对向了群臣:“若是太子不是老臣的亲外孙,老臣有必要费劲心思地把他养大吗?”

古钰没有明说,但大家都懂他的潜台词。

古钰的儿媳是怡佳公主,怡佳公主则是宁王的妹妹。若是宁王家能做未来之主,定会善待古家……

但因为“亲外孙”更亲,他当然会站队亲外孙!

至此,文武百官大都相信了“太子就是圣上和淑德皇后的儿子”的事实。

虽然还有几个人蹦跶,但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了。

第108章

她对他的爱此生不渝

“太子风波”逐渐平息。

成功掰倒了张若煦之后,张若琛原本以为自己能顺当地坐上太子之位,实在没想到他最看不上的奕禛会是当今圣上的儿子,还坐上了那个他梦寐以求的位置。

他心中实在不甘,但又无可奈何。

他憋了口气,不吃不喝了好几天,病了一场后,一想到大学堂,便觉得是耻辱和噩梦。

此刻,他终于明白这大学堂只是为那张奕禛而设的!而他还一直跟张若煦较劲……较劲的对象都错了,还真是一场笑话!

他有股想要冲进国子监烧了那座承载着屈辱的大学堂!但终究还是没敢明目张胆地纵火行凶。

宁王和宁王妃更是郁闷,他们筹谋了这么多年,没想到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尤其是宁王,当年他就是败在身份不如周文帝尊贵……

如今周文帝突然冒出来的嫡子又压了自己儿子一头,坐上了太子之位,让他怎能甘心?

宁王府千挑万选,选了户部尚书之女为世子妃,册封典礼就定在了十一月二十二,邀请贴早发出去了,天下人都知道户部尚书之女将是世子妃,结果户部尚书和大理寺卿因在太子封禅典礼上“说了句公道话”,便被贬黜京城,去了一个偏远的地方做了小官。

张若琛可是世子爷,怎么能娶小官家的女儿?

于是宁王和宁王妃亲自去宫中求周文帝,让周文帝网开一面,让户部尚书官复原职。

周文帝犹豫了一会儿,夫妻俩眼看着周文帝眉头舒展,想要答应了。

结果顾澜却从幕后冒了出来,说什么“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能偏私,若是让原户部尚书官复原职,原大理寺卿定然不服,朝堂中人也会不服……”

顾澜的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彻底让周文帝改变了主意。

宁王和宁王妃“据理力争”,还是没能改变周文帝的心意。

最终他俩失望而归。

回到宁王府后,他俩总结了“经验教训”,没有权力,说什么都是空的!

宁王宁王妃以及张若琛三个人开了一个“小会议”,专门讨论了“世子妃的事情”。

结果,虽然心有不甘,还是准备立原户部尚书之女为世子妃。

——跟户部尚书家结亲的大红喜帖已经大张旗鼓地发出去了,满京城的人都知道宁王府要立人家的女儿为世子妃。他们家倒是不怕被人议论“见异思迁”什么的,只是宁王有自己的打算,他想要博一把……他不能单打独斗,他要网罗天下英才为己所用,便不能不顾及到宁王府的名声。

原户部尚书一向跟宁王府交好,若是见户部尚书“落魄”,而不娶他家的女儿,更会让天下人说宁王家是个“无情无义”的人家,以后还有谁敢投奔宁王府?

于是宁王家咬着牙齿在十一月二十二这天封了原户部尚书的女儿为世子妃。

只是那天门庭寥落,只有很少的人参加,大都数人只是派了管家把礼物送到门口便走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