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庇护所,其实只是将城市的一小部分区域圈划出来,形成的临时安全区。
整个荷宛区被划分为外圈、内圈和军务营地三个部分。
区域之间设有哨卡,严格限制人员流动。
所有新进入者都只能滞留于环境混杂的外圈。接受为期24小时的血液检测和观察,并缴纳一定的物资作为保障金,才能获得进入内圈的资格。
倘若无法支付保障金,但末日前是从事医护、机械以及生物科研等行业的人,可以选择服从军队调配以免费入内。
同时,年满16周岁且经确认具备一定战力者,可申请加入编外军队,免缴保障金入圈,并通过后续评定考核争取转正。
看得出来救援军方方面面都很缺人。但仍然坚守门槛,只招收有用之才。
——并且他们不缺食物。
进入内圈的条件虽然是上交物资。
但据周怀余观察,这明显也是筛选人才的一种方式。
哨卡附近的军人神情紧张疲惫,但没有面黄肌瘦。
外圈每天也都会发放2顿老幼病残救济粮。
不管饱,但管命。
16岁以下的儿童可以血检后直接进入内圈,失亲儿童则进入的孤儿馆。但老病残只有少量的物资减免。
这支军队的领导者,显然是很理智而冷酷的。
庇护所的三层分区功能明确:外圈尸变事件频发,是缓冲带;内圈接纳身体健全且具备职能价值的人;军务营地则全是军人和军人家属。
如果不是东江市本就兵力不足,弹药短缺,或许不至于沦落到弃城而逃的地步。
不过异能者的消息倒还没有在大喇叭里直接公布出来。军方应该是在暗中观察招揽这些特殊人群。
周怀余蹲在人群堆里又听了一会儿墙角。
当知道内圈因为末日初期军方的坚壁清野,只有少量别墅残存,大多数人都只能在地上支帐篷住时。
她头一扭,果断决定住外圈。
。。。。。。
“脸上有伤,不能进行血液检测,请您三天以后再来。”
工作人员冷漠地拒绝了她。
从血检站回来后,袁琴便一直忧愁地蹙着眉,牵着女儿亦步亦趋地跟在女生身后。
最终还是没忍住,开口叫住:“女娃。。。。。。你。。。。。。”
“我姓周。”
“咔嘣——”
周怀余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眼神四处乱瞟。
如果不是她那张面无表情的脸孔和直挺挺的脊背,毫无轻佻浮夸之态,看起来就真和大街上的混混贼偷没什么两样。
但袁琴觉得她是很好很好的。
“小周,谢谢你把我们带到这儿来,我和兰兰准备去援助棚了。分别前,你看看我的包裹里有什么是你想要的?”
“比如菜刀就很好,你的警棍都快甩折了,正好替换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