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凤被逗的一笑,没做过生意的朴实人是这种思维。
别人卖三毛,自己卖2毛,有的挣就行。
既不把柴火算在里面,也不把自己搭上的时间当成本,总觉得力气是不值钱的。
“你给我的这一碗,都够装三碗了,一个板凳而已,哪值这么多。”
唐元元的眼睛就亮了:“阿姨,你原意借我?”
“当然了,我这做的是卖布的生意,你跟我也没竞争,”徐小凤诚心诚意道:“不过,我不建议你在水果摊边上卖。”
看唐元元不解,她只好压低了声音解释:“那家卖香蕉的,是个骗子,夫妻二人轮流摆的,少秤,市场里的人都知道,也就是骗骗乡下上来的,有人来找,就会换另一半坐着,只说不知道这件事。”
“买东西的人看人不对,少几毛钱的事也不好闹开,夫妻俩都不是好说话的,你细胳膊细腿的,要真摆过去,他们指定要找你茬。”
唐元元就苦恼了:“可是南门要交摆摊费。”
徐小凤拿起来一次性的勺子尝了一口,料给的足,味道还不错。
再看见门口那辆破旧的二八大杠,心里更是怜惜。
“南门有一家了,卖了很久,你要是去了,怕是也讨不上好,我给你指个路,就看你胆子大不大。”
唐元元点头如捣蒜,表示自己听。
徐小凤:“这是你的车吧?你就推着去市场里喊,卖3毛钱一碗,一碗的量,你就照着老太太的量给,这吃的东西,一次吃的足了,明天别人就不会再想着买了,就碗底少少的,料足足的,明天才惦记。再有,你要是喊2毛,别人的第一反应是,口味不好,便宜没好货。”
“卖吃的,不是越便宜越好,你舍不得花钱买,不代表别人舍不得花钱买,尤其是兜里有钱的,买份吃的,代表着消费。”
“再说,你要是卖的便宜,北门的老奶奶要是知道,必定要找你麻烦,她的生意就不好做了……”
唐元元汗颜,原来做生意有这么多门道。
认真的记下来,要是没有老板娘说的这些,她这生意恐怕真做不下去。
她诚恳的朝老板娘鞠了一躬。
徐小凤就道:“你快去试试吧,这个时候正是天热人又不想动的时候,一会你要是没卖完,就回来,摆在我门口。”
“唉!”
“你的碗。”
徐小凤把塑料袋拎了出来,唐元元腼腆的接过碗,放进编织袋里,推着破自行车,走进了市场。
卖相交的胖女警惕的盯了一眼唐元元,眼神锋利。
唐元元给自己打了一口气,从她面前走过。
卖东西,第一声总是艰难的,唐元元第一声喊的很轻,又喊了两声,才大一些。
“小姑娘,凉粉来一碗!”
卖婚庆喜糖的老板娘煽着扇子从炎热的屋里出来,她有点饿了,正想吃点什么,做生意就是这条,不好随意离开门市。
“唉!”
这一声话音,像是最甜的蜜,最凉的井水,都让唐元元忘记了暑热。
她好像有使不完的勇气和劲,推着自行车走遍这座市场。
当然,这精神头,也让她本就出色的五官更靓丽青春。
有时候,人开窍就是一瞬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