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元卖凉粉的清脆嗓音一响起来,就有烫着头发,穿着漂亮的老板娘拿了碗出来。
唐元元跟大家介绍她妈,以后会在北门的裁缝铺门口摆摊,要是有需要,也可以去那边买。
张兰草穿的衣服虽然旧,但看着就干净清爽,布鞋的鞋帮子是白的,头发是干净的,指甲修的圆润干净,不像南门的老太太,指甲里会有灰,头发有时候也是油的。
唐元元母女俩的瓷盆底都是干净的,看着也是老实人,这就让人生好感。
整个市场转下来,唐元元瓷盆里的东西又销光了,张兰草则是在徐小凤的店门口摆起了摊子,唐元元有些不放心,反正时间还早,就陪着站在门口。
南门靠着玉成县城的主流街道,客流量大,北门这边对着一个多层的住宅小区,中间隔着一条不太宽的马路,进货买货的车一般都从这里出入。
天气本就炎热,太阳这个时候还很大,好在唐元元早就细心的让张兰草带了斗笠,竹篾做的,透气又遮凉,站在太阳底下也不会头晕,她自己当然也戴了一顶。
卡车师傅开张了第一单生意,要了一碗绿豆汤,他一碗下去没喝饱,又买了一碗。
唐元元主动给他又舀了一碗:“师傅,这碗免费送。”
这货车师傅觉得好笑:“你干啥要免费送?”
唐元元当然是有企图,这段时间她天天在市场里转,一边卖凉粉,一边用观察这批发市场里的生意。
很多乡镇上的店会来这边进货,好几次她都听见数字很惊人,都是
好几千的生意。
当然,批发市场这里也有零售,对比批发的价格,就贵上一倍。
唐元元越来越确定,大舅说的话是假的。
或者说,他的进货渠道价格也偏贵。
她就发现,人的信息好像就是钱,比如说摆摊这件事,明明比上班强多了,可是如果不是她自己来试,身边也没人告诉她。
而据她观察,批发市场里的这些店家,也是从外地进的货,这其中肯定还有差价,唐元元特别想知道,他们这些东西都是从哪进的。
一卡车的货,有工人卸货,卡车师傅本来也没事,唐元元问的也巧妙,问他是从哪里来的,师傅就说了,是在边城。
话匣子打开,货车师傅后面就吐了个干净,边城的小商品市场发达,那边有个批发市场,像是卡子,进货价只需要两块钱一大袋子,手绢一块钱一打。
唐元元心里顿时冒出来一个大胆的想法。
徐小凤这会子也不太忙,把唐元元的伶俐看在眼里,眼里都是赞赏。
做生意,眼光就是钱。
这孩子虽然憨厚,但想法还是有的。
只是太小了,开学还要去念书,现在这样就已经很优秀了。
卸货的工人干的热了,也喜欢买绿豆汤,凉凉的甜甜的还解暑,价钱也不贵,喝上一碗,人都舒服了。
摆摊相对叫卖而言,要简单一些,等着人来买就行,张兰草天生一副和蔼的笑颜,手上动作也麻利,唐元元见她能上手,于是自己去对面的面馆看了看。
最近天天叫卖,她已经不复之前的腼腆,大大方方的走了进去,看见墙上贴了价格单,肉臊面一元,大肠面1,2元,猪肝面8毛钱一碗,最便宜的素面六毛钱一碗。
唐元元要了一份肉臊面,没吃出多特别,就是有肉香,她妈也能做出来的水平。
她一份面只吃了几口,和老板说了端给她妈吃,老板见就在对面,也就同意了。
“你吃吧,妈不爱吃。”